地震烈度和地震烈度快速报告研究

地震烈度和地震烈度快速报告研究

一、地震动强度与地震烈度速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亚吉,庞卫东[1](2021)在《烈度速报子系统在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烈度速报子系统的产品产出流程、云南地区台站接入情况、仪器烈度算法,并以云南漾濞MS6.4地震为例,从烈度速报子系统的输入数据、产出情况、仪器烈度与宏观调查烈度的对比介绍该系统的应用情况。该系统产出的震中附近仪器烈度与宏观调查烈度在空间走向上基本吻合,二者在Ⅵ~Ⅷ度区仪器烈度与宏观调查有一定程度的对应,但各烈度区涉及的分布范围有所不同,仪器烈度能较为客观地反映震区灾害情况。

孙丽娜,齐玉妍,陈婷,王晓山[2](2021)在《震源机制和场地条件在河北地震影响场判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震后应急工作中地震影响场的判定和快速给出较为合理的地震烈度分布图,是震后应急救援的重要依据,对于政府了解灾情、部署工作以及估算灾害损失都尤为重要,所以本文以此为研究目的,力求震后快速给出准确的地震烈度分布图。本文收集整理了河北地区中强地震的实际等震线图,将其与加入了震源机制解影响参数的烈度衰减关系计算得到的理论等震线图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随着震级的增大,由衰减关系计算得到的等震线图与实际地震等震线图在高烈度区(≥Ⅶ度)相似度更高。另外,根据震后24小时内余震频度的空间变化,对极震区理论等震线修正后,其与实际等震线更加贴合,即理论计算烈度与实际调查烈度值更加接近。最后,对河北地区划分网格,根据地震动衰减关系计算震例对各个网格中心点产生的影响——基岩PGA。提取场地类别属性,考虑场地放大因子,完成基岩PGA到地表PGA的转换。将地表PGA换算成烈度,并与实际地震等震线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场地放大效应的地震影响场在高烈度区与实际等震线相似度很高,且相似度超过基于震源机制解的烈度衰减关系方法。

霍英豪[3](2021)在《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频发、受地震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全球地理分布上来看,我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且由于地理位置和板块运动的原因,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同时对我国产生挤压,因此在板块运动的交界处成为了地震活动频发的地带,也就是我国的几大地震带。破坏性的大地震经常发生在这些地区,发生地震的同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最多,远超其它类型的自然灾害。地震发生后会给灾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对灾区人民来说,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地震给灾区造成的破坏,减小损失,地震应急救援部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会展开相应的工作。但是由于地震波及到的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大远超想象,因此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不清楚震区的破坏情况和破坏程度,这种情况下,在展开工作时,不能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如果能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影响场的分布,那么将给我们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指导,也可以为指挥部门提供做决策时的参考依据。地震烈度影响场就是指地震造成的影响,一般用地震烈度等震线来表示,呈椭圆形分布,从内到外烈度等级逐渐减小,中心位置为极震区。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震后不同阶段的地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分布,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其中,对于分阶段的地震数据,本文定义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定义为地震发生后的10-15分钟内,该阶段能收集到的地震数据为地震的基本参数,分别是震级的大小、震中位置坐标、震源的深度数据等等,该阶段通过选用合适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地震基本参数进行计算,能够得到第一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第二个阶段定义为震后的两小时,在震后的两小时内,收集这个阶段的余震目录,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余震目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长轴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一阶段生成的地震影响场进行修正;第三个阶段则定义为震后的12小时内,在该阶段内,收集到的地震数据包括地震仪器烈度数据、调查烈度数据以及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在该阶段,对收集到的烈度数据进行计算,并且再次利用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来确定地震影响场的长轴方向,然后利用计算的结果对第二阶段的结果进行综合的修正,得到第三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在进行本研究时,首先通过大量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发展以及适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是对烈度修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即如何利用烈度数据对地震烈度影响场进行修正,最后研究了余震分布对地震烈度分布的影响,对二者的联系做出说明,并给出了使用余震目录对地震烈度分布进行修正的方法。以芦山地震和长宁地震为实验震例,进行了基于本研究思路的实验,计算得到的不同阶段的芦山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将最后的计算结果与最终中国地震局发布的芦山地震烈度图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结果在高烈度地区与实际结果相符,较为一致,相信可以在震后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李小军,李娜,王玉石[4](2020)在《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5.1级地震影响信息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7月12日发生了唐山古冶5.1级地震,其强震动影响波及京津唐地区,特别是北京城区也出现了强烈的震感。中国强震动观测台网、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及典型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获得大量的强震动记录。这次地震震级不大,但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信息。基于获得的地震影响信息,可开展以下方面的研究:(1)利用地震附近及区域范围内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的密集观测记录,开展地震影响烈度快速计算分析及台网功能可靠性检测;(2)利用北京和天津地区的强震动观测记录,探讨深厚覆盖土层和盆地场地地震动影响;(3)利用京津唐地区震中距至300 km的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京津唐地区的地震动衰减特性;(4)利用北京城区的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记录,分析典型工程结构地震反应特征;(5)其他,如场地土层参数和工程结构参数反演研究等。本文针对以上关注的问题,介绍了相关初步研究工作并开展了进一步探讨性分析研究,展示了唐山古冶5.1级地震影响的丰富信息和对相关研究的潜在推进作用。

唐淋,祁国亮,张椤欣[5](2020)在《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资料质量研究——以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为例》文中提出地震烈度速报系统为人员伤亡估计、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救援指挥和工程抢险修复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显着的减灾实效,观测资料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根据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特点,提出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资料质量应包括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及成果资料的准确性等四个方面,并分别定义了相应的衡量指标。以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为例,分析了其观测资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影响,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途径。

马鹏举[6](2020)在《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烈度用于标度地震引起地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现场宏观烈度的评定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烈度评定指标的模糊性以及评估人员的主观性往往会造成评定结果的差异。基于强震观测记录估计的仪器地震烈度可以快速、客观地评估强震台站附近地表所受影响和可能的破坏程度。本文基于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2016年新西兰Kaikoura地震和2019年美国Ridgecrest地震的地震动数据分别开展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修正的麦卡里烈度(MMI)与地震动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基于克里金插值方法绘制烈度等值线图等的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编制了典型仪器地震烈度算法(中国地震局仪器地震烈度行业标准、美国Shake Map、日本气象厅仪器地震烈度和福建省地震局仪器地震烈度)的MATLAB程序,并利用汶川地震91个台站的50gal以上的地震动数据计算了不同台站的仪器地震烈度,并与官方公布的宏观地震烈度进行了对比。(2)研究了日本气象厅和福建地震局仪器地震烈度算法中参考加速度(a0或a0.5)与PGA、PGV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0与PGV的相关性要优于a0.5,而a0.5与PGA的相关性要优于a0。对滤波频带和参考持时的研究结果表明:滤波范围为0.5-10Hz、参考持时为0.3s对应的a0更加稳定。(3)基于最小二乘法研究了MMI与地震动主要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MI与地震动主要参数的均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基于分段回归方法研究了仪器地震烈度的分段模型,结果表明仪器地震烈度的分段模型大大改善了高烈度区数据的拟合效果、提高了MMI估计的精度。(4)以美国北岭地震为例,研究了基于克里金插值方法绘制烈度等值线图的方法,结果表明针对北岭地震选用球状模型绘制的烈度等值线图的效果较好。

关曙渊[7](2020)在《地震预警中PLUM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地震多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纵观历史,地震及其诱发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能够有效的减小地震造成的灾害,并且对震后救援以及物资分配提供相应的指导。局部无阻尼运动传播(The Propagation of Local Undamped Motion Method即PLUM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地震预警方法,能够解决多点同时地震和断层向单侧方向扩张导致局部出现烈度异常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日本仪器烈度计算、中国仪器烈度的计算和PLUM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国内和国际上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发展进程、我国地震预警台站的安装以及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2.日本气象厅仪器烈度的发展进程:1996年气象厅仪器烈度计算标准、2008年实时仪器烈度计算标准和2013年实时仪器烈度计算标准。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三种仪器烈度计算标准;3.详细阐述PLUM方法原理、日本气象厅关于PLUM方法的规定、以及日本预警区域划分标准。以日本2011年3月9日发生的7.3级地震为例,展示PLUM方法预警过程及其优缺点;4.以我国九寨沟地震为例,采用中国仪器烈度计算方法,展示PLUM方法的预警过程及准确性。对PLUM方法预测公式进行了改进,并且对该方法在我国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刘辉[8](2020)在《多因素控制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与动态修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是自然界最具破坏力的灾害之一,我国地处西太平洋地震带和青藏高原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20世纪以来有仪器记录的资料统计,我国占全球大陆地震的33%,不仅频次高,而且强度极大。地震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会造成很严重的灾害,且地震灾害具有强度大、频度高、分布广等特点。震后灾害的快速认识对应急救援工作的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地震烈度分布图可以直观简明的表达出地震影响的范围及其破坏的程度,对于救灾人员及物资的分配和救援工作的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的多因素控制的烈度快速评估方法能够快速得到与实际灾情分布大致相符的初评估烈度分布图,且在初评估烈度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烈度点的烈度圈动态修正方法。能够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支持。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收集了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数据,根据SRTM数据计算了不同地区的地形坡度值,根据地表地质情况与地形坡度相似性原则,对场地进行了分类。基于映射法计算了地震动衰减关系,利用不同场地的场地放大系数对地震动衰减关系计算得到的地震动参数进行校正,基于地震动参数与烈度的转换关系,并且考虑震级大小、震中位置、震区断裂带分布等因素,计算得到了初评估烈度圈。(2)在初评估烈度圈的基础上,根据离散烈度点和余震展布重新确定了宏观震中的位置,根据断裂带走向确定了烈度圈长轴走向。利用历史震例资料计算了烈度与烈度圈面积的统计关系,基于此,利用自适应算法,对最高离散烈度点包络线扩距得到最高烈度圈。在最高烈度圈的基础上,基于烈度与烈度圈的统计关系,对最高烈度圈进行扩距,并且根据对应烈度的离散烈度点调整烈度圈形状,从高到低依次得到其他烈度圈,即修正后的烈度圈。(3)设计并实现了烈度初评估与烈度动态修正软件;选取九寨沟地震对烈度快速评估方法和动态修正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九寨沟地震的初评估烈度圈和动态修正后的烈度圈,并对初评估烈度圈和修正后的烈度圈进行了精度评定。验证了本文所述方法的实用性。

赵岑[9](2019)在《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预警是一种新兴的实时地震减灾技术。在地震预警中,对预警目标地点地震动大小的预测是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常规的预警算法利用P波记录进行地震定位、估算震级,然后运用地震动衰减关系(GMPE)来估计S波的地震动参数。地震定位的误差、震级估算的误差,再加上GMPE本身的固有不确定性,导致估算出来的S波地震动参数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诸如Pd–PGV模型之类的现地预警模型,利用P波地震动参数和S波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预测,但忽略了震源信息、传播路径、场地条件等关键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不高。在这一环节上,目前的预警算法有待改善。本文针对预警目标场地地震动预测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现地预警模型——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本文称为S/P谱比模型)。在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到P波后,利用P波3秒反应谱的观测值,乘以S/P模型的谱比预测值,对随后到达监测台站的S波的反应谱进行预测。将反应谱预测结果与事先设定好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是否需要发出警报。新的预警模型丰富了地震预警的算法,提高了对预警目标场地S波地震动参数的预测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日本、美国西部、中国西南3个地区的地震记录,研究了S波反应谱与P波前3秒的反应谱的比例关系(本文称为S/P谱比值),及其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发现:震级、震源距离、场地条件是S/P谱比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频发的中小地震,S/P谱比值不依赖于震级;在需要预警的中短距离范围内,S/P谱比值不依赖于震源距离;场地条件对S/P谱比值存在显着的影响,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模型使用的场地参数(VS30或场地类别SC)容易勘测;在日本俯冲带地区,S/P谱比值基本上不受地震类别的影响,S/P模型避免了使用P波记录确定地震类别的困难;震源机制对S/P谱比值的影响较小,在大部分谱周期上统计不显着,可以不考虑。2.分别建立了适用于日本俯冲带地区的S/P模型、适用于美国西部的S/P模型、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S/P模型。3.在建立模型后,利用S/P模型和P波3秒反应谱的记录值,对S波反应谱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值和记录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4.参考中国高速铁路暂行的地震紧急处置方案,以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PGA=40、80、100或120 gal为报警阈值,对S/P模型的预警效果进行了测试,统计了正确报警、误报和漏报的比例。结果表明:S/P模型能够有效地运用于高铁预警中;模型预警效果良好,正确报警的比例比误报和漏报大许多。5.对S/P模型的预测对象进行了扩展,使其除了S波反应谱和PGA之外,也能够对地面运动峰值速度PGV、谱强度SI、日本气象厅地震仪器烈度IJMA进行有效的预测。

谢夜玉,潘岳怡,牟剑英[10](2019)在《北部湾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建设与讨论》文中指出北部湾地震烈度速台网于2016年建成,该台网初步形成了北部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网,且极大缩短了北部湾经济区地震烈度速报时间,进一步改善了该地区地震烈度速报能力薄弱的现状。对北部湾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的布局与选址、观测技术系统构成作了详细介绍,并对台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相关探讨:如何完善台站运行保障设备以及并入正在建设的广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用。

二、地震动强度与地震烈度速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动强度与地震烈度速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烈度速报子系统在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震烈度速报子系统
    1.1 烈度速报产品产出流程
    1.2 台站接入情况
    1.3 仪器烈度计算方法
2 烈度速报子系统在漾濞MS6.4震中的检验
    2.1 产出情况
    2.2 仪器烈度与宏观调查烈度对比
3 结论

(3)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研究现状
        1.2.2 地震烈度表研究现状
        1.2.3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
    2.1 地震烈度
        2.1.1 烈度与烈度表
        2.1.2 烈度的影响因素
        2.1.3 地震仪器烈度
    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2.2.1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2.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方法
    3.1 基于衰减关系判定地震烈度影响场
    3.2 基于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3.3 综合烈度和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芦山地震背景及数据
        4.1.2 长宁地震背景及数据
    4.2 震例计算
        4.2.1 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4.2.2 四川长宁6.0 级地震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附录1 历史地震资料
附录2 四川芦山7.0级地震调查烈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5.1级地震影响信息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震影响及强震动观测信息
2 仪器地震烈度分布
3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衰减
4 场地覆盖土层及盆地对地震动影响
5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
6 结语

(5)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资料质量研究——以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资料质量的内涵及其决定因素
    1.1 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资料质量的内涵
        1.1.1 原始记录的完整性
        1.1.2 原始记录的可靠性
        1.1.3 原始记录的可用性
        1.1.4 成果资料的准确性
    1.2 决定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资料质量的因素
        1.2.1 设备运行状态
        1.2.2 数据传输效率
        1.2.3 台站场地条件
        1.2.4 环境噪声水平
        1.2.5 仪器烈度的计算方法
        1.2.6 台站密度及其布局方式
        1.2.7 分析软件使用的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和公式
        1.2.8 离散点的网格化方法
2 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资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影响
    2.1 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概况
    2.2 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数据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影响
        2.2.1 原始记录不完整
        2.2.2 部分台站的原始记录不可靠
        2.2.3 个别台站的原始记录不可用
        2.2.4 烈度图精度有待提高
    2.3 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典型地震事件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2.3.1 2013年4月20日芦山M7.0级地震
        2.3.2 2017年11月10日绵竹M4.2级地震
3 改进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资料质量的措施和途径
    3.1 加强台网运维管理,改善设备运行状态
        3.1.1 全面完善规章制度
        3.1.2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3.1.3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3.2 创新台站建设和运维思路,提升台网产出效益
        3.2.1 果断停测或搬迁个别台站
        3.2.2 充分利用其它行业的资源和服务优势
        3.2.3 着力提高监控智能化水平
    3.3 完善地震烈度计算和成图方法,提高产出成果准确性
        3.3.1 改进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
        3.3.2 优化地震动衰减模型和公式

(6)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仪器地震烈度研究现状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典型仪器地震烈度的计算方法及比较
    2.1 典型仪器地震烈度的计算方法
        2.2.1 中国地震局仪器地震烈度行业标准
        2.2.2 美国Shake Map
        2.2.3 日本气象厅仪器地震烈度
        2.2.4 福建省地震局仪器地震烈度
    2.2 2008年汶川地震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比较
    2.3 小结
第三章 仪器MMI与主要地震动参数关系的研究
    3.1 数据
    3.2 方法
        3.2.1 最小二乘法
        3.2.2 分段回归法
    3.3 主要地震动参数
    3.4 仪器MMI与主要地震动参数关系研究
        3.4.1 MMI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
        3.4.2 MMI与地震动参数平均值相关性分析
        3.4.3 IMM与a_0分段回归模型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克里金插值方法绘制烈度等值线图的研究
    4.1 克里金方法
        4.1.1 区域化变量
        4.1.2 变差函数
        4.1.3 网格间距
        4.1.4 搜索半径
    4.2 数据
    4.3 北岭地震烈度等值线绘制及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7)地震预警中PLUM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地震预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烈度速报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章节安排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日本气象厅仪器烈度计算
    2.1 引言
    2.2 日本气象厅地震烈度
        2.2.1 1996年气象厅仪器烈度
        2.2.2 2008年仪器烈度计算
        2.2.3 2013年仪器烈度计算
    2.3 日本仪器烈度三种不同计算方法的应用
    2.4 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LUM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3.1 引言
    3.2 日本气象厅地震预警标准
        3.2.1 预警用户分类及相关内容
        3.2.2 气象厅中地震触发阈值以及预警发布的相关内容
    3.3 PLUM方法中日本区域的划分
    3.4 PLUM方法中的核心内容
    3.5 PLUM方法的实现
    3.6 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LUM方法在九寨沟地震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地震预警系统相关内容介绍
    4.3 我国台站记录地震动数据相关内容介绍
    4.4 PLUM方法应用于国内地震事件的关键点说明
        4.4.1 地震预警区域的划分
        4.4.2 实时仪器烈度的计算
        4.4.3 台站记录地震动数据的获取
    4.5 PLUM方法在九寨沟地震中的应用
    4.6 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引言
    5.2 总结
    5.3 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多因素控制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与动态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烈度快速评估现状
        1.2.2 烈度圈修正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多因素控制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
    2.1 地震烈度
        2.1.1 地震烈度的用途
        2.1.2 地震烈度的性质
        2.1.3 影响地震烈度分布的因素
    2.2 基于地形坡度的场地分类及场地放大系数
        2.2.1 场地类别划分方法
        2.2.2 地形坡度计算及其与V_S~(30)的关系
        2.2.3 土层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
    2.3 地震动衰减关系
        2.3.1 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
        2.3.2 基于映射法地震动衰减关系的计算
    2.4 地震动参数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离散烈度点的烈度圈动态修正
    3.1 宏观震中位置及地震影响场长轴方向的确定
        3.1.1 宏观震中位置的确定
        3.1.2 地震影响场长轴方向的确定
    3.2 基于离散烈度点烈度动态修正方法
        3.2.1 烈度与烈度圈面积关系的计算
        3.2.2 自适应滤波器基本原理
        3.2.3 基于自适应算法烈度圈的修正
    3.3 烈度圈精度评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震烈度初评估与动态修正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烈度初评估子系统
        4.1.1 烈度初评估
        4.1.2 烈度图层发布服务
    4.2 烈度修正子系统
        4.2.1 动态修正流程
        4.2.2 影响场绘制
        4.2.3 影响场局部修正及专家修正
        4.2.4 定时修正机制
    4.3 系统界面及部分代码展示
        4.3.1 初评估子系统
        4.3.2 烈度圈修正子系统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烈度快速评估与动态修正方法适用性分析
    5.1 多因素控制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结果
        5.1.1 场地类型划分结果
        5.1.2 地震动衰减关系
        5.1.3 地震影响场初评估结果
    5.2 地震烈度动态修正结果
        5.2.1 宏观震中位置及地震影响场长轴方向的确定
        5.2.2 烈度与烈度圈的关系
        5.2.3 烈度圈修正结果
    5.3 烈度圈精度评定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地震预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2.1 地震预警的概念
        1.2.2 地震预警的方式
        1.2.3 关于地震预警的几个注重点
    1.3 面向公众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1.3.1 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
        1.3.2 美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1.3.3 意大利的地震预警系统
        1.3.4 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1.4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1.4.1 日本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
        1.4.2 中国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
    1.5 地震预警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5.1 地震预警中的地震定位
        1.5.2 震级估算方法
        1.5.3 预警目标场地的地震动预测
    1.6 研究现状总结与本文研究主题
        1.6.1 研究现状总结
        1.6.2 本文的研究主题
    1.7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建立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的基本方法
    2.1 S/P模型的基本思路
        2.1.1 S波与P波频谱相关性的分析
        2.1.2 实际记录数据中的观察
        2.1.3 反应谱作为预警参数的优越性
    2.2 P波和S波到时的拾取
        2.2.1 P波到时的拾取
        2.2.2 S波到时的拾取
    2.3 建立模型的基本方法
        2.3.1 随机效应回归方法
        2.3.2 残差分析方法
        2.3.3 显着性检验与拟合优度
        2.3.4 回归参数的平滑方法
第3章 基于日本Ki K-net台站数据的S波 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
    3.1 数据集的建立
        3.1.1 记录的收集、检查与筛选
        3.1.2 地震记录的相关信息
        3.1.3 建立模型使用的样本集
    3.2 模型的建立
        3.2.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3.2.2 方程形式
        3.2.3 模型参数
    3.3 残差分析
        3.3.1 模型残差分布
        3.3.2 震源机制影响的分析
        3.3.3 地震类别影响的分析
        3.3.4 场地间残差的分析
    3.4 模型标准差
        3.4.1 模型标准差的大小
        3.4.2 和地震动衰减关系比较
    3.5 模型预测与报警检验
        3.5.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预测结果
        3.5.2 S波反应谱的预测结果
        3.5.3 报警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适用于美国西部的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
    4.1 样本集的建立
        4.1.1 记录的检查与筛选
        4.1.2 采用的样本集
    4.2 模型的建立
        4.2.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变化趋势
        4.2.2 方程形式
        4.2.3 模型系数和标准差
        4.2.4 残差分析
        4.2.5 S/P谱比值的预测
    4.3 模型预测与报警结果
        4.3.1 S波反应谱的预测结果
        4.3.2 报警结果
    4.4 模型的局限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谱比模型
    5.1 数据集的建立
        5.1.1 地震记录的来源
        5.1.2 地震资料的收集
        5.1.3 记录的检查、筛选与数据处理
        5.1.4 建立模型所用的数据集
        5.1.5 数据集的构成特点
    5.2 模型的建立
        5.2.1 美国西部模型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适用性
        5.2.2 模型建立的步骤
        5.2.3 路径项的回归
        5.2.4 震级项的回归
        5.2.5 模型常数项的确定
        5.2.6 场地效应项的确定
        5.2.7 模型确定
    5.3 模型检验
        5.3.1 S波反应谱的预测
        5.3.2 报警结果
        5.3.3 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比较
        5.3.4 和P_a-PGA现地预警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
        5.3.5 模型的局限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地震动强度参数的S波P波比值模型
    6.1 对PGV的S/P模型
        6.1.1 对P_d-PGV方法的改进
        6.1.2 模型的建立
        6.1.3 PGV的预测
    6.2 谱强度SI的S/P模型
        6.2.1 谱强度SI在地震预警中的用途
        6.2.2 模型的建立
        6.2.3 谱强度的预测
        6.2.4 基于SI的高铁预警检验
    6.3 仪器烈度IJMA的预测模型
        6.3.1 地震预警中仪器烈度的预测方法
        6.3.2 通过PGV、SI的预测结果换算IJMA
        6.3.3 使用P波烈度IP预测IJMA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北部湾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建设与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台网布局
    1.1 目标区地震地质环境
    1.2 台址勘选
    1.3 台网布局
2 烈度观测系统
    2.1 技术系统构成
    2.2 观测墩建设
    2.3 设备安装
3 典型地震记录
    3.1 苍梧5.4级地震
    3.2 来宾4.1级地震
4 讨论
    4.1 运行存在的问题
    4.2 建议

四、地震动强度与地震烈度速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烈度速报子系统在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中的应用[J]. 许亚吉,庞卫东. 地震研究, 2021(03)
  • [2]震源机制和场地条件在河北地震影响场判定中的应用研究[J]. 孙丽娜,齐玉妍,陈婷,王晓山. 地震学报, 2021(04)
  • [3]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D]. 霍英豪.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4]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5.1级地震影响信息与启示[J]. 李小军,李娜,王玉石. 地震科学进展, 2020(07)
  • [5]地震烈度速报台网观测资料质量研究——以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为例[J]. 唐淋,祁国亮,张椤欣. 防灾减灾学报, 2020(02)
  • [6]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研究[D]. 马鹏举.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7]地震预警中PLUM方法的研究[D]. 关曙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8]多因素控制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与动态修正[D]. 刘辉.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D]. 赵岑.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10]北部湾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建设与讨论[J]. 谢夜玉,潘岳怡,牟剑英. 华南地震, 2019(S1)

标签:;  ;  ;  ;  ;  

地震烈度和地震烈度快速报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