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地震序列剪应力场时空分布特征

武定地震序列剪应力场时空分布特征

一、武定地震序列剪应力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赵小艳,王光明,张潜,贺素歌,樊文杰,刘自凤[1](2021)在《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特征及强余震判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云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对2021年漾濞MS6.4地震序列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漾濞地震序列的空间展布可分为4段,且余震活动衰减非常迅速。通过分析历史地震序列类型、h值、等待时间法、累计频次曲线、初动方向等,判断漾濞MS6.4地震序列为前震-主震-余震型。利用云南地区6级地震最大余震发震时间统计和震级差分布特征分析,认为漾濞MS6.4地震最大余震已经发生。最后讨论了漾濞地震序列4级余震偏多的现象及可能的原因。

胡晓辉[2](2020)在《云南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区域主要为云南地区,并涉及其邻区,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南段,是青藏高原东流物质运移方向拐折关键地带,横跨多个块体。复杂的受力环境和强烈的构造变形,使得该地区地震活动频发,造成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是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构造活动的产物,对研究区域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地震孕震背景、地震活动性和区域构造活动,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本文利用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备份中心(http://www.seisdmc.ac.cn/)提供的研究区域(21°N-30°N,96°E-106°E)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M3.5以上地震波形资料,采用gCAP方法反演得到428次地震震源机制解,联合从GCMT和前人震源资料中搜集的874次震源机制解,共获得1302次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区域走滑型地震占主导,兼有正断型和逆断型地震。走滑型地震在整个研究区域均有分布,逆断型地震分布在滇东北(川滇交界东侧)地区,正断型地震分布在滇西地区(大盈江断裂和龙陵断裂区域)和滇西北(川滇菱形块体西边界)地区,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20km以内。基于震源机制解资料,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1°网格,采用阻尼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反演应力场,得到49个网格应力场结果,并给出前人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区域(德钦-中甸地区和腾冲地区)的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以走滑型应力场为主,主压应力轴和主张应力轴倾角近水平;正断型应力场分布在川滇块体西边界(德钦-中甸-大具断裂附近),拉张作用明显;逆断型应力场分布在华南块体北部(川滇交界东侧北),表现为挤压应力状态;德钦-中甸地区为拉张型应力场,主压应力轴方位为NW,腾冲地区为走滑型应力场,主压应力轴方位为近NS-NNE。研究区域自北向南,主压应力轴方向具有顺时针旋转趋势,各个块体应力状态存在一定差别,华南块体西边界主压应力轴方向NW-NNW,川滇块体内主压应力方向NW-NNW,滇南块体的主压应力方向变化较大,由NNW变为近NS再变为NNE,滇西块体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NE。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应力场受控于青藏高原物质东流推挤川滇块体SE运动作用、印度板块侧向挤压和华南块体NW向作用,局部应力场还受到块体、区域构造的影响。主压应力轴方向与上地壳的优势快波方向、GPS资料获得主压应变方向基本一致。

聂选华[3](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张欣[4](2019)在《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形成的天然地理环境,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储蓄和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使得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现代地震活动极其频繁,因此,以断裂活动性为主的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白鹤滩大型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第二个梯级电站,小江断裂中北段(巧家-东川段)作为该水电站库区内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相对于整个小江活动断裂带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但该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显然,系统深入的研究小江断裂中北段分布特征和活动性,揭示断裂活动触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并总结其致灾效应,对该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地的地质调查,利用相应的遥感解译、地球化学、显微构造学,年代学等技术手段,查明了小江断裂中北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大量地质资料(以实地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性资料为主)、GPS实测地壳变形数据、室内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GIS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详细、系统地研究了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以及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效应,最终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受川滇菱形块体持续向东南方向侧向挤出的影响,小江断裂带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最终在巧家对岸的华弹镇附近与则木河断裂带贯通,使得原小江断裂带北端的巧家北至莲塘段被取代,而现今小江断裂带北段起点则在对岸华弹镇西侧与则木河断裂带的松新-华弹断裂顺接。(2)通过对巧家盆地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其形成演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巧家盆地迄今为止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拉分断陷和不对称断陷两个阶段,前者是则木河断裂带南端与以巧家北-莲塘段为小江断裂带北端共同作用下形成左旋拉分断陷区,而后者则是在则木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贯通顺接后,在西侧单向拉张应力作用下的产物。(3)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所取得的地壳变形新成果数据与实地地质地貌调查相结合,显示小江断裂中北段是第四纪以来活动显着的左旋走滑(兼具逆冲)断裂带,对地壳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研究区断裂带现今滑动速率的定量结果,这一结果也与地貌学观点得出的断裂带滑动速率大致吻合。(4)沿小江断裂中北段跨断层布设多条测氡剖面显示,剖面高氡脉冲异常值的大小与断裂带规模以及破碎程度呈正相关,以氡气脉冲峰背值比值(峰值/背景值)作为断裂带相对活动的判别标准表明,溜姑乡-老村子-大塘子一线的断裂相对活动性要高于其余地段。(5)温泉沟露头中断层泥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的统计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北段最近一次强烈活动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晚更新世,结合X-粉晶衍射测试结果以及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理论,对该露头及其附近区域出现的明显碳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初步认为碳化现象是表征断裂带发生粘滑(地震)运动的标志。(6)以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为界,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具明显的分区性,西侧的川滇菱形块体最大主应力迹线由北向南自北西向至今南北向偏转,其应力状态类型主要是以走滑型为主;东侧的华南块体最大主应力方向则相对稳定,主要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应力状态类型则主要为走滑型和逆走滑型。在有历史记录以来,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格架关系密切,其强震大多集中在块体的边界活动断裂上,块体内部的断裂构造上多以中强震为主,且地震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表现出研究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7)小江断裂中北段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断裂的粘滑运动(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能够直接触发地质灾害;(2)断裂构造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使该区地形地貌格局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河流深切,高山峡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3)受断裂活动(粘滑、蠕滑)的影响,沿断裂带斜坡岩土体的变形、松动与破坏现象明显,稳定性较差,加之断裂带本身就是破碎和易风化的部位,更容易形成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在对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6大致灾效应,即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主动盘效应以及锁固段效应。

田秀丰,尹志文,张璇,潘章容,张卫东[5](2017)在《汶川8.0级地震环境剪应力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甘肃强震固定台和流动观测记录的汶川8.0级地震主震及余震加速度资料,选用三分向记录均完整的87次地震(震级范围为3.08.0级),根据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模式推导的震源峰值加速度与环境剪应力关系式计算汶川地震序列的环境剪应力值,探讨其环境剪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环境剪应力和矩震级有较好的相关性,35级地震对应的应力值多在36 MPa,56级多在69 MPa,67级多在9MPa以上,且环境剪应力对震源深度也有较强的依赖性。

李瑞芬,高伟[6](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皇甫岗[7](2009)在《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21-29°N,97-106°E)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东缘,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属于板缘、板内地震混合型地区。基于急剧的地震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明显的活动块体分级与协调运动,相对固定的动力边界及来源,地震预测预报的特别需求,云南地震活动性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地震活动规律性以及孕震环境为研究重点。研究者把介质、结构、动力作为揭示地震活动特别是区域强震活动的主要方面,大量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已取得共识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等作为刻画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背景,通过地震活动图像、区域地震活动关联度、地壳介质品质、地质构造演化、活动块体及主要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地震活动水平、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地震类型分区、地震复发间隔、地震呼应关系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7个方面的认识。云南主要动力源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强烈挤压,具体表现为不同序次力源的联合作用。云南主要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碰撞,但东、西部动力同源不同级。西部为印度板块直接作用,表现为侧向强烈的挤压;东部是多级转换的结果:印度板块在北东方向上正面碰撞青藏地区,青藏高原缩短、抬升过程中,伴随着羌塘地块向东挤出,在具强结晶基底的四川盆地中部受阻,川滇菱形块体受驱向南南东楔入。在云南,由西向东的动力与由北向南的动力通过相应的块体传递,在相汇区域联合作用,甚至会出现此强彼弱的动力格局,这是研究和认识云南地震活动规律及特征的重要基础。云南地震记录漏载十分严重。b值研究反映20世纪仍然存在较严重的5级以上地震漏载现象,漏载次数可能超过140次。滇西南地区在早期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文字记载能力弱、民居过于简陋等原因,成为地震漏载的重要地区。在云南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应当采用仪器观测地震目录,并考虑各档次地震目录完全性。20世纪30年代初云南(滇西南地区选取50年代以来)5级以上地震事件以及1965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事件,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云南地震活动性状。另外,应重新审视“历史有感地震”的研究成果,其可能成为被漏载大震的重要线索。云南孕震能力很强。印度板块每年向云南输入的能量约相当于一次6.7级地震的应变能释放。在云南的某些典型地区,研究发现7级地震约为50年、6级地震约为15年、5级地震约为10年的地震复发间隔,且由西向东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云南地震能量快速积累与释放的水平。需要注意,地震活动不总是以确定的震级等时间间隔地爆发,孕震环境可能因经历的地震活动在改变,不同的地震触发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云南主体地区强震活动时空成丛特征显着。Ms6.7级以上大震活动可以划定为4个强震活跃期,分别为1913-1925年、1941-1955年、1970-1979年、1988-1996年;活跃期持续时间为8-14年,其间相对平静时间为9-16年。活跃期大震容量约为3-4次;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有东西部交替的特征,20世纪第Ⅰ、Ⅲ活跃期在东部,第Ⅱ、Ⅳ活跃期在西部,而且首发地震位于同一断裂系。云南东、西部孕震过程具有相对独立,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地震能量的积累速率快,平静期偏短,因此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一次东、西部同时爆发大震的时段。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深化云南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模型研究,建立块体滑动速率变化与成丛大震孕育、发生和调整过程的关系,同时发现一个地震活跃期大震连发后,出现块体滑动速率远大于平均速率,则活跃期业已结束;地震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块体滑动速率较低,属于首发强震的危险信号;一个大震发生后,块体滑动速率未快速增大,说明强震活跃水并未降低,仍要注意大震发生的可能。云南地震具有明显的地震类型分区特征。通过地震序列和强震震源机制的研究发现,云南总体上地震断层以走向滑动为主,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但在此背景下,考虑非走滑地震断层和非主-余型地震序列所占的比例,可以将云南划分为滇东和滇西南2个走滑-主余型区、滇西北倾滑-震群型区和滇西准走滑-双震型区。滇东区走滑特征明显,块体相对完整,震前变形不显,主震释放能量较为彻底;滇西北倾滑分量可能是北东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带附近川滇菱形块体向南“爬坡”派生的上冲力所致;滇西南在侧向强烈挤压下,先存北东向断裂带继承性活动与北北西向新生断裂正在形成,共轭地震发育。由于不同类型地震的前兆组合样式及演进过程不尽相同,地震类型分区可以为本地区多点孕震过程监控提供理论指导。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分别为划分川滇菱形块体地区和云南地区的重要边界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反映地壳的上隆,块体“爬坡”派生的张力可能通过大震表现出来;红河断裂带历史上所具有的边界作用在逐渐减弱,但该带仍为云南地震活动区的一级分界,整体起到弱边界作用。近代川滇菱形块体向南运动过程中,附加顺时针旋动,动力及变形可能通过红河断裂带某些段落及层位影响到滇西南地区。云南地震活动与相关地区存在呼应关系,由远至近,分别为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的关系、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关系以及与川滇菱形块体北部的关系。云南地震活跃期的启动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关系密切。对于上一世纪云南4个地震活跃期,有3次首发大震前安达曼-缅甸弧形带都发生了巨震。云南东部与四川西部的地震同为川滇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研究,通常是云南先于四川活动,这可能是南南东运移的川滇菱形块体通过前端地震才能为后缘提供让位空间之故。另一个值得注意现象是,川西北地区大震后云南弱呼应特征明显。这一认识有效地指导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对云南地震形势的判断。在本文中,研究者运用了地震活动性以及孕震环境的研究成果,对云南中长期地震预测以及1975年孟连西7.3级地震、2000年姚安6.5级地震、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预测基础和依据进行探讨和概括。本文还针对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如:1)加强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研究;2)开展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成因分析;3)强化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4)建立云南东部首发大震模式;5)启动慢地震观测与研究。研究者认为,慢地震可能成为影响地震活动性特别是建立地震活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慢地震的地震目录是不完全的地震目录,也就不能真正建立强震活动规律。

王绍晋,秦嘉政,李忠华,龙晓帆[8](2007)在《澜沧江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与地震活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地震波资料,测算了19902003年沿澜沧江断裂带上中小地震震源处的相对剪应力强度值,分析了该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澜沧江断裂带总体上处于环境剪应力场的相对低值分布区,但在断裂带局部段落及其附近出现一定时段的高剪应力值分布,这主要是受断裂带附近区域高剪应力状态的影响。沿澜沧江断裂带地震活动性较弱,这与沿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的低值状态基本一致。

陈化然[9](2006)在《断裂相互作用和地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首先,在“断层间相互作用、强震间相互影响”方面,从现象到理论,研究强震的成组孕育、成组活动特征,特别是针对川滇这一特定地区,应用地质构造和深部地球物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强震成组活动的机制,为地震分析预测研究搭建了一个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平台,探索了地震物理预测的一些途径。对川滇地区初步搭建了一个地震分析预测研究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平台,尽管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但本文的研究方向是有益的,对将数值模拟研究应用于实际地震预测有理论上的启迪意义,对地震从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次,在“重、磁构造反演”方面,收集了天津及邻近地区大量的、宝贵的重力、航磁资料;对重点资料进行了数字化,积累了较全面的天津及邻近地区最新的数字化重、磁资料;采用分频及延拓计算,对研究区内重力及航磁资料分别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方法在划分不同深度场源异常方面的效果;根据已知的新生代盖层深度,模拟出全区新生代盖层密度界面,在消除掉此盖层的影响之后,得出深部界面的反演计算结果;通过跨越深大断裂若干条剖面的正反演计算,对研究区内深大断裂深部延展所表现的密度、磁性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资料的综合分析解释,对研究区内地壳不同深度上结构构造特征给出了解释;综合给出了天津断层、沧东断层深部延展状态,并讨论了断层的深部孕震特征。

邬成栋[10](2004)在《用近源数字化资料对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应力场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应力场的作用。因此,地震应力场的研究对地震发生过程的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求应力场的信息一直是地球物理学家和地震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2001年10月27日13时35分在云南省永胜县发生6.0级地震,主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数字流动台网立即在地震现场布设了6个临时地震台,监测余震的发展趋势。6个台站的震中距在1—25km范围内,自2001年10月28日至11月28日共记录了永胜地震余震673次,记录最大余震ML2.8,最小余震ML-0.5。本文以这些余震记录为基本数据从三个方面对永胜震区的应力场展开研究。一是利用近场数字地震波形资料,研究了永胜余震序列的S波分裂特征;二是用新的位错理论,建立了用峰值速度求应力降的关系,进而研究了余震序列的应力降特征;三是用峰值速度求环境应力值的关系,研究了余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值特征,并用环境应力值对云南及邻区进行了地震短临实时跟踪。 S波分裂的结果表明,永胜地区S波分裂现象明显,其上部地壳存在裂隙各向异性。永胜地区地质构造复杂,震区同时存在多条规模不等运动方式不一的断裂及断裂交汇,造成各台快波偏振优势取向的存在差异。总体上快速横波偏振方向有两个优势取向,N20°W和N60°W,前者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后者则为永胜地震主破裂方向。可以认为,永胜地震的S波分裂是应力作用的EDA裂隙与发震破裂隙共同作用的结果。延迟时间在2—20ms/km范围内变化,整个时段的平均值为6.7ms/km。与以前许多学者在云南地区的研究结果比较,本文的结果与之在量级上是比较相符的。 我们采用一个非均匀性随机震源模型,ω—立方模型,导出了更适用于小地震的地面峰值速度与地震距的标度关系,(r.v)∝M00.5,在此理论标度基础上,在我们分析的震源模型中,用地震矩作为定标参数,建立地震产生的峰值速度与应力降的依赖关系。在假定Q因子线性地依赖于频率的指数衰减项的情况下,使用该模型导出了直接与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估算地震应力降的测定关系。永胜余震地震应力降为0.01—4.2MPa,余震序列有94.5%的应力降小于1.0MPa,整个余震序列的应力降随时间衰减很快,这种低应力状态与该次余震序列为弱强度衰减是相一致的,表明该次地震的余震序列属于低能量破裂过程。 永胜余震序列环境应力绝大多数在0.5—2.0MPa之间,平均值为1.07MPa。主震后迅速衰减而在余震序列中衰减缓慢。显示出与应力降相似的特征。最后我们用求环境应力参数的新方法,实现了对云南及其邻区环境应力场的实时跟踪监视,通过及时对环境应力场动态演化图像进行分析,为地震短临预测预报提供了新的信息。结果表明,未来较大的地震往往发生于环境应力场强度较高的地区及附近区域。

二、武定地震序列剪应力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定地震序列剪应力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特征及强余震判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漾濞MS6.4地震序列基本概况
    1.1 地震序列概况
    1.2 最小完整性震级MC
2 漾濞MS6.4地震序列时空统计特征
    2.1 空间展布特征
    2.2 时间分布特征
3 地震序列类型、强余震的早期趋势判断
    3.1 地震序列类型判定
        3.1.1 构造及历史地震活动类比
        3.1.2 基于地震目录的序列类型判定
        (1)h值。
        (2)等待时间法。
        (3)显着地震频次随时间变化。
        3.1.3 基于数字地震波形资料的序列类型判定
    3.2 地震最大余震判定
4 讨论
5 结论

(2)云南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云南及邻区震源机制解反演
    2.1 gCAP方法的原理
    2.2 gCAP方法步骤及参数设置
    2.3 数据与速度模型
    2.4 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分析
    2.5 2014 年8月3 日鲁甸地震
    2.6 2014 年10月7 日景谷地震
    2.7 云南及邻区震源机制分布特征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及邻区应力场反演
    3.1 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原理
    3.2 反演参数设置和阻尼系数计算
    3.3 应力场反演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云南鲁甸地震波形拟合图
    附录2 部分地震事件的波形拟合图
    附录3 云南及邻区M3.5 以上地震震源参数
作者简介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4)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构造活动性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致灾效应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2.1.2 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2.1.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2.2.1 地貌
        2.2.2 地层
        2.2.3 断裂构造特征
第3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基本特征
    3.1 小江断裂中北段几何学特征
    3.2 分段特征
        3.2.1 巧家县城-蒙姑乡段
        3.2.2 格勒村-达朵村段
        3.2.3 东川盆地西缘段
    3.3 小江断裂中北段断裂碳化带发育分布特征
    3.4 断陷盆地特征及形成演化
        3.4.1 巧家断陷盆地
        3.4.2 东川断陷盆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特征
    4.1 断裂带水系山脊扭错特征
        4.1.1 水系扭错特征
        4.1.2 山脊扭错特征
    4.2 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
        4.2.1 小江断裂中北段长期平均滑动速率
        4.2.2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滑动速率
    4.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球化学异常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3.1 测氡原理与方法
        4.3.2 测线布置
        4.3.3 测量结果与分析
        4.3.4 测氡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评价
    4.4 断层带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4.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4.4.2 石英微形貌观测结果与讨论
    4.5 断裂带粘滑高温碳化异常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5.1 碳质来源
        4.5.2 成因机制
        4.5.3 构造意义
    4.6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4.7 小江断裂中北段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4.7.1 地震带划分
        4.7.2 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3 弱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4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区应力-形变场模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反演参数取值
    5.2 区域应力-形变场基本特征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其致灾机制
    6.1 概述
    6.2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6.2.1 滑坡分布规律
        6.2.2 泥石流分布规律
    6.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3.1 滑坡发育特征
        6.3.2 泥石流发育特征
    6.4 1733年东川Ms7.8地震震害调查
    6.5 小江断裂中北段致灾效应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7.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7.2 基于AHP-CF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7.2.2 评价原理和方法
        7.2.3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系数
        7.2.4 计算各因子权重
        7.2.5 计算各因子确定性权
        7.2.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汶川8.0级地震环境剪应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环境剪应力值计算
2 计算结果及分析
    2.1 环境剪应力与矩震级的关系
    2.2 环境剪应力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2.3 汶川地震序列环境剪应力场分布特征
3 结论

(7)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的主要成果
        1.2.1 地震活动性基础研究
        1.2.2 云南地震活动性相关研究
    1.3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1.3.1 重要问题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云南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2.1 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2.1.1 主要构造运动
        2.1.2 地球动力学背景
    2.2 现代活动断裂格局
        2.2.1 川滇菱形块体
        2.2.2 重要的边界断裂带
        2.2.3 其他活动断裂带
    2.3 地壳介质特性
        2.3.1 地壳结构特征
        2.3.2 介质品质Q值
    2.4 强震孕震环境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云南地震记录与地震活动水平
    3.1 地震活动记载
        3.1.1 历史地震
        3.1.2 仪器记录地震
    3.2 地震记录可靠性评价及其应用
        3.2.1 地震目录的信度分析
        3.2.2 地震记录的应用
    3.3 地震能的孕育与释放水平
        3.3.1 地震活动水平估计
        3.3.2 地震波能量释放水平估计
        3.3.3 不同级别地震的复发间隔
第四章 云南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4.1 地震的空间分布与地震带(区)
        4.1.1 主要地震带(区)
        4.1.2 地震深度变化特征
    4.2 地震的时间分布与地震活跃期
        4.2.1 时间成丛特征
        4.2.2 空间迁移特征
    4.3 强震活跃期的b值特征
        4.3.1 b值的差异
        4.3.2 进入强震活跃期的可能判据
    4.4 新一轮强震活动平静期的含义
        4.4.1 中强地震的迁移
        4.4.2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大震现象
    4.5 云南东部强震活动过程模型
第五章 云南地震类型分区
    5.1 地震序列类型
    5.2 震源机制解
    5.3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
    5.4 地震类型与活动分区的关系
第六章 区域地震关联度分析
    6.1 川滇地区地震的呼应关系
        6.1.1 川滇菱形块体地震活动性分析
        6.1.2 讨论和结论
    6.2 与安达曼-滇缅弧形构造带的关系
        6.2.1 2004年苏门答腊8.7级地震
        6.2.2 安达曼-缅甸弧与云南地震活动呼应关系
        6.2.3 苏门答腊巨震后云南地震形势
    6.3 一些重要的呼应关系
        6.3.1 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呼应关系
        6.3.2 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以北地区的呼应关系
第七章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预测实践
    7.1 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
    7.2 大震复发间隔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预测
        7.2.1 地震实况
        7.2.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3 地震类型判定与1995年孟连中缅边界地震预测
        7.3.1 地震实况
        7.3.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4 中等地震密集活动与2000年姚安地震预测
        7.4.1 地震实况
        7.4.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5 地震呼应关系与2007年宁洱地震预测
        7.5.1 地震实况
        7.5.2 地震预测过程
        7.5.3 地震呼应关系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历史地震记录漏载严重
        8.1.2 强震孕震能力强
        8.1.3 强震活动时空成丛分布
        8.1.4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明显
        8.1.5 断裂带边界作用存在差异
        8.1.6 同源不同序次动力联合
        8.1.7 地震活动多层次呼应关系
    8.2 主要创新点
    8.3 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8.3.1 决定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
        8.3.2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的可能原因
        8.3.3 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
        8.3.4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首发大震”模式
        8.3.5 慢地震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1: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
附录 2: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NEI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8)澜沧江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与地震活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方法和资料
2 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空间分布特征
3 澜沧江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分布
4 环境剪应力场的空间分布与地震活动分析

(9)断裂相互作用和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引言
第二篇 断层间相互作用、强震间相互影响研究
    第一章 背景
    第二章 强震情况
    第三章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模拟结果
    第四章 断层间相互作用模拟结果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三篇 重磁构造反演研究
    第一章 资料的搜集、数字化与分析
    第二章 重、磁异常特征及其与主要构造的关系
    第三章 重、磁异常的分离及不同深度界面的反演
    第四章 重力、航磁综合剖面研究
    第五章 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第四篇 地震预测指标体系研究
    第一章 背景
    第二章 天津市地震预报基础信息库建设
    第三章 天津地区中短期预报方法指标研究
    第四章 天津地区地震中短期预报指标效能评价
    第五章 中短期预报的综合标志和综合预报方法
结束语
诚挚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论文(1999-2003 年)
博士后期间论文和项目(2003-2006 年)

(10)用近源数字化资料对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应力场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前言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
第二章 永胜地震概况
    2.1 震害简况
    2.2 余震的记录与定位
    2.3 震区的区域地质构造
    2.4 震区主要活动断裂
    2.5 震区区域构造应力场
    2.6 小结
第三章 永胜地震余震的S波分裂
    3.1 S波分裂的数学描述
    3.2 S波分裂机理
    3.3 S波窗
    3.4 S波分裂分析方法
    3.5 永胜地震余震的S波分裂
    3.6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永胜余震序列的地震应力降
    4.1 标度分析
    4.2 峰值速度与应力降的关系
    4.3 峰值速度与震级的关系
    4.4 余震序列应力降的时空特征
    4.5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用环境应力参数进行地震短临跟踪监视
    5.1 峰值速度求环境应力的理论公式
    5.2 永胜地震余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值
    5.3 用环境应力参数进行地震短临跟踪监视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四、武定地震序列剪应力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特征及强余震判定[J]. 赵小艳,王光明,张潜,贺素歌,樊文杰,刘自凤. 地震研究, 2021(03)
  • [2]云南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研究[D]. 胡晓辉.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4]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 张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汶川8.0级地震环境剪应力特征研究[J]. 田秀丰,尹志文,张璇,潘章容,张卫东.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3)
  • [6]《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7]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D]. 皇甫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1)
  • [8]澜沧江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与地震活动分析[J]. 王绍晋,秦嘉政,李忠华,龙晓帆. 地震研究, 2007(02)
  • [9]断裂相互作用和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 陈化然.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6(05)
  • [10]用近源数字化资料对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应力场的研究与应用[D]. 邬成栋.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4(01)

标签:;  ;  ;  ;  ;  

武定地震序列剪应力场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