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地震带强震复发间隔的估计

南北地震带强震复发间隔的估计

一、南北地震带强震复发间隔的估计(论文文献综述)

史翔宇[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指出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刘子璇[2](2020)在《南北地震带b值震前异常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古登堡-里克特公式是迄今为止地震活动性研究中普适性最好的统计关系式之一,而其b值参数是衡量某地区地震活动水平的标志,也是跟踪应力的集中、转移和监视破坏性地震孕育过程的一种手段。地震b值在中—长期预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地震中—长期强震危险区判定中的重要地震学研究方法之一,在强震危险性分析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应用于强震的三要素预测,在地点预测上通常采用b值空间扫描结果判断地下介质应力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判定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点;在时间预测方面,主要通过地震b值时间序列异常变化分析强震紧迫程度;大地震往往易发生在应力闭锁的区域上,运用地震b值变化来提取大震发生前的异常信息,依据b值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现今活动断裂带应力积累的相对水平,研究不同断裂带强震危险紧迫程度。本文以南北地震带(N20°43°,E95°110°)200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为研究对象,一共分析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独立的22次地震前b值时空异常特征。22次震例中有12次震前地震b值均出现低值异常,且异常特征明显,震前小震b值异常形态也不尽相同,总体上可归纳为两种震前异常的形态:第一类是在震前小震b值持续降低(或持续低值过程),直至发生主震;第二类是震前b值持续性降低的形态,震前12.5年出现b值回升的形态,称为“降低—升高—发震”的模式。出现“第一类”异常的震例震前低b值持续时间(或降低过程)约12年;出现第二类异常的震例中,震前约3年存在明显的低值异常过程,震前约12年小震b值明显回升。不同构造区域地震b值空间异常特征差异比较明显,22次震例中15次震前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低b值异常,在震源区及邻区震前均呈现不同尺度的低值异常区,而地震多发生于低值区或低值区边缘,进一步证实了低b值与区域应力水平存在一定关系。在系统的震例总结震前b值异常的基础上,还讨论了出现低b值异常特征的物理机制,及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并且展望了地震b值在强震危险性判定中的应用前景。

王启欣[3](2019)在《青藏高原东缘震前区域形变特征与异常信息识别》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地震高发国家,据统计,全球大陆地震30%发生在中国大陆及其邻区,使我国多个省市受到地震灾害的威胁。因此地震震前形变特征及异常信息识分析对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本质上为区域应力的加载及释放过程,通过观测和研究获取地壳应力、应变变化成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手段。但是,受限于当时早期的观测手段,长期以来获取地壳应力应变的能力存在局限。近20年来,空间大地测量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GPS等观测技术在地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获取地壳应力应变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GPS资料在获取震间应变积累,同震及震后形变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由于GPS连续站点的密度局限,震前形变异常信息方面研究较少。然而,对震前孕震形变信息提取对于地震孕育全过程和地震预测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加入较新观测数据,选取合适研究区域,以震前中长期应变特征研究为起点,开展以地震前形变变化异常信息为重点的研究探索,深化对地震孕育和发生机理的认知,为地震监测预测预警等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的南北地震带及其邻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期GPS速度场资料以及Mw 6.0以上地震震中分布,获取地震前中长期应变率特征;以芦山地震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前后GPS连续观测资料,获得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黏弹性性质并进一步排除芦山地震前观测资料中汶川地震的影响。最后以此为基础分析芦山地震前形变异常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南北地震带应变率特征研究首先以1999-2007、2009-2013、2013-2016三期GPS速度场数据为约束,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解算南北地震带附近区域不同时段内应变率场。其次,结合2008年至今研究区域内Mw 6.0以上地震震中分布位置,总结分析震前应变率参数变化特征。然后,结合地震地质学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并划分地震危险区。最后,讨论分析了南北地震带附近块体间相互作用。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09-2016年巴彦喀拉块体内部及周边区域应变率相较于1999-2007期应变率场变化强烈,主要表现为鲜水河断裂带最大剪应变率的削弱以及东昆仑断裂带最大剪应变率的增强;2009-2013年鲜水河断裂带最大剪应变率极大值向南移至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附近,鲜水河断裂带西段附近最大剪应变率显着降低,量值约为2.0×10-8/a,而东昆仑断裂带附近最大剪应变率由2007年以前约1.5×10-8/a增大至约2.0×10-8/a,反映出此两处区域受汶川地震影响显着;汶川地震后巴彦喀拉块体东向速率显着增强,从而使得巴彦喀拉块体与川滇块体速率差异性减弱,而与柴达木块体差异性增强,这种速率差异性的变化导致最大剪应变率的变化。汶川地震后鲜水河断裂带西段最大剪应变率减弱,但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交接处应变率依然较高,约为3.5×10-8/a,反映出汶川地震后(2009-2013年)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的闭锁特征。2013年芦山地震发生后,鲜水河断裂带与龙门山南段交接处最大剪应变率虽然有所降低,但相对于周边区域依然有较高的量值,约3.0×10-8/a,表明芦山地震后龙门山南段并未完全解锁,由盲逆断层引发的芦山地震并未完全释放龙门山南段所积累的应力,致使该区域巴彦喀拉块体一侧与川滇块体仍有一定速率差异。(2)研究区域内Mw 6.0级以上走滑地震均发生在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及高低值边界区域。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前主应变率方向均偏离了长期构造应力方向,可能表现为大地震前震源区域应变方向的异常。走滑型地震基本发生在第一、第二剪应变率高值区域。研究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区分别为祁连山中段危险区、玛沁-玛曲危险区、安宁河-小江断裂系危险区以及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危险区。以上4个危险区最近一次古地震离逝率均已达到或超过1.0。此外,GPS观测资料显示,祁连山中段危险区处于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域,并且区域主应变率方向已偏离长期构造应力方向,具有较高的发震可能性;玛沁-玛曲危险区处于最大剪应变率高低值边界区域,同时处于第二剪应变率高值区域,具有较高发震危险;安宁河-小江断裂系危险区在观测时段内均处于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域,同时第二剪应变率在2013年后明显增大,增加了该区域发震危险;红河断裂带处于最大剪应变率和第一剪应变率的高值区域,表明该区域有较大的发震危险。(3)祁连块体内部应变积累率逐渐增强,面应变率高于1×10-8/a的区域逐渐向东扩展,表现出柴达木块体对祁连块体推挤的增强;同时,则木河断裂附近面应变率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强,这种增强在2013年之前并没有发生,反映出川滇块体对华南块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推挤。以上两区域应变率的增强可能表现为青藏高原自身对外扩展的加速。研究时段内,青藏高原东北缘应变率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这表现出该区域存在介质性质的横向不均匀性,与地震学结果具有一致性。2、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黏弹性结构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与2013年芦山地震震中位置较近,时间间隔较短。芦山地震震前观测数据中必然包含汶川地震震后影响。因而首先应明确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黏弹性性质,并进一步模拟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震源区的影响,才能更好的分析芦山地震震前形变特征。本文采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7个GPS连续观测站点所记录的数据,研究了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区域地壳黏弹性结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经过多次验证与数据实验,芦山地震震后位移提取最佳方案为指数拟合,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指数拟合,扣除数据中线性背景运动以及汶川地震震后衰减项,最终获取芦山地震震后位移数据。该方案误差95%置信区间为[-0.49,0.49],误差单位为毫米。通过指数拟合方法分别拟合汶川地震及芦山地震震后位移时间序列,两次地震特征时间分别为1.5年和0.4年。(2)芦山地震震中近场站点LS06(震中距约为17.6 km)在震后123天内出现与震后位移方向相反的回跳现象,而其他站点变化并不明显,可能表现出与汶川地震类似的震后近场短期回跳现象。(3)采用具有低速层的地球分层结构和黏弹性Maxwell体进行反演,通过网格搜索得到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中下地壳及低速层最佳黏滞系数分别为2.56×1018(6?以及2.75×1017(6?;利用T检验方法,研究不同黏滞系数下芦山地震震后位移之间的差别,并获取中下地壳黏滞系数95%和99%的置信区间。通过T检验对比不同上地幔黏滞系数下芦山地震震后位移差异性结果显示,巴彦喀拉块体上地幔黏滞系数对芦山地震震后位移影响不大。通过前人研究成果对比发现,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与中北段中下地壳黏滞系数差异不大,推测不同段之间断层活动性差异并非由介质黏弹性差异所导致。根据前人地质填图工作可知,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结构单元更多,相同的应变积累分配到更多的结构单元,使得单一断层应变积累量较少,可能是不同段落断层活动性差异的原因之一。3、芦山地震震前形变异常特征收集芦山地震震前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10个GPS连续观测站点所记录震前形变资料。由于芦山地震是由巴彦喀拉块体向华南块体推挤所致,为体现两个块体间相互作用,首先将参考基准转换至华南参考框架。随后滤除观测数据中共模误差并提取低频地壳运动信息。最后结合汶川地震震后形变分析芦山地震震前形变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LS05、LS06站点震中距较小,两者在芦山地震前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芦山地震前站点东向位移出现偏离其理论值的异常衰减现象。由于观测数据东西向运动方向与汶川地震震后位移方向相反,表明该衰减现象并非由汶川地震震后松弛直接造成,而是背景运动在震前出现偏离现象,表现为震前形变异常。LS02、LS07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衰减现象,但相比LS05、LS06等震中距较近站点衰减程度较弱。芦山地震震前异常信息与震中距存在负相关关系,震中距越小震前异常越明显;反之,震中距较大,则无明显震前异常现象。(2)芦山地震震前异常信息可能与震源附近地壳应变积累极限状态有关。地震孕育过程中,在构造力长期加载下发震断层附近地壳持续变形产生应变积累,当应变积累达到地壳承受极限时,应变不再积累,断层发生破裂。芦山地震前,近场站点(LS05、LS06)背景运动存在明显衰减现象,2011年后累计位移量几乎为零。表明发震断层附近应变积累已达到地壳承受极限,随后断层破裂发生地震。(3)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并未使得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完全破裂,两次地震发震断层之间存在一破裂空段。在观测站点中,LS02及LS05站点均紧邻断裂带,LS05位于芦山地震震中附近,LS02位于破裂空区附近。芦山地震前,两者所在断裂均处于库仑应力增加区域且未发生破裂。然而,LS05站点震前异常较LS02更为明显,震前位移量几乎为零。表明芦山地震震源附近应变积累已达极限,而破裂空区仍有应变积累空间。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汶川、芦山地震之间破裂空区存在的原因。

张力方[4](2019)在《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鲜水河断裂带及周边为研究示范区,开展强震构造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该断裂带为我国南北地震带的西北分支,地震构造复杂,历史上大震频发,是人口稠密的峡谷型人口聚集带。未来仍将面临强震破坏及诱发型地质灾害的巨大风险,一直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关注地区,因此在该地区开展针对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尤为必要。由于整个地区贯穿一条由多个分段组成全新世走滑断裂,其地震活动具有典型的特征地震特征,同时受到较活跃的本底地震和中强地震的影响。故在本文中,根据研究区的地震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特征进行多种地震潜源建模,并采用时间相依的地震复发模型进行未来不同时间窗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为实现该目的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对于活动断裂分段上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尤其是鲜水河断裂带具有典型的特征地震活动特征,故根据特征断层的三维构造参数建立三维断面源,震级频度关系采用特征地震模型;大震复发性描述除了采用常规的泊松分布模型,并采用以离逝时间为条件的布朗过程时间模型;用多种震级-破裂经验关系综合评价特征震级大小与平均复发周期及方差,得到不同时间窗内大地震的发震概率;采用断层距的衰减关系得到近断层区域的地震动分布。采用断层距衰减关系可体现逆冲构造发震时的地震动上下盘效应,并有望解决经典水平面源容易低估近断层地震的问题。在布朗过程时间模型中特征震级大小、复发周期和非周期因子是影响时间相依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因子,在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信息不很完备的情况下,需慎重使用,地震复发模型应采用泊松模型以降低系统不确定性。(2)对于强震构造区的本底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成丛性和条带性,为了体现这种空间不均匀性,采用网格化的点源模型,地震发生率估计采用考虑构造对其影响的椭圆平滑算法;震级频度关系为截断的G-R分布,地震复发采用泊松分布模型表达。最终得到的地震危险性与本底地震的分布具有很好的空间相关性,有效解决了经典水平面源模型无法体现本底地震分布不均匀性的问题。(3)对于强震构造区本底地震和特征地震之间的中强地震活动,其发震位置和时间依然与活断层活动性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只是相关性要比特征地震的弱很多,在空间与时间上呈现更多的随机性。所以,采用活动性类似的几条断层的包络区作为其潜在震源区,即经典的水平面源模型,采用等效的平均地震深度。考虑的震级范围为本底地震上限到特征断层的次大震级,地震活动为遵循G-R分布的泊松过程,并借鉴空间分布函数以体现地震在各潜源区之间的分布不均匀性。通过对以上三种潜源模型的全概率综合得到三类潜源共同作用下的地震危险性,最终给出多概率(重现期475年、2475年)多频段(峰值、0.2s和1s)的地震动谱参数评估结果。(4)以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三维断层面源中特征断层的震源参数,进行基于设定地震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评估,得到近断层的地震动场模拟结果。该方法具有明确的物理机制,由于放弃了地震要素中最难把握的时间因素,得到确定性的结果可视为鲜水河断裂带最大可信地震动,可作为概率地震危险分析中对小概率水准地震动上限的约束值。根据比较分析,在断层30km缓冲区内50年超越概率2%的结果与该确定性结果基本一致。

张欣[5](2019)在《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形成的天然地理环境,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储蓄和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使得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现代地震活动极其频繁,因此,以断裂活动性为主的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白鹤滩大型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第二个梯级电站,小江断裂中北段(巧家-东川段)作为该水电站库区内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相对于整个小江活动断裂带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但该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显然,系统深入的研究小江断裂中北段分布特征和活动性,揭示断裂活动触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并总结其致灾效应,对该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地的地质调查,利用相应的遥感解译、地球化学、显微构造学,年代学等技术手段,查明了小江断裂中北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大量地质资料(以实地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性资料为主)、GPS实测地壳变形数据、室内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GIS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详细、系统地研究了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以及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效应,最终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受川滇菱形块体持续向东南方向侧向挤出的影响,小江断裂带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最终在巧家对岸的华弹镇附近与则木河断裂带贯通,使得原小江断裂带北端的巧家北至莲塘段被取代,而现今小江断裂带北段起点则在对岸华弹镇西侧与则木河断裂带的松新-华弹断裂顺接。(2)通过对巧家盆地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其形成演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巧家盆地迄今为止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拉分断陷和不对称断陷两个阶段,前者是则木河断裂带南端与以巧家北-莲塘段为小江断裂带北端共同作用下形成左旋拉分断陷区,而后者则是在则木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贯通顺接后,在西侧单向拉张应力作用下的产物。(3)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所取得的地壳变形新成果数据与实地地质地貌调查相结合,显示小江断裂中北段是第四纪以来活动显着的左旋走滑(兼具逆冲)断裂带,对地壳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研究区断裂带现今滑动速率的定量结果,这一结果也与地貌学观点得出的断裂带滑动速率大致吻合。(4)沿小江断裂中北段跨断层布设多条测氡剖面显示,剖面高氡脉冲异常值的大小与断裂带规模以及破碎程度呈正相关,以氡气脉冲峰背值比值(峰值/背景值)作为断裂带相对活动的判别标准表明,溜姑乡-老村子-大塘子一线的断裂相对活动性要高于其余地段。(5)温泉沟露头中断层泥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的统计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北段最近一次强烈活动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晚更新世,结合X-粉晶衍射测试结果以及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理论,对该露头及其附近区域出现的明显碳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初步认为碳化现象是表征断裂带发生粘滑(地震)运动的标志。(6)以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为界,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具明显的分区性,西侧的川滇菱形块体最大主应力迹线由北向南自北西向至今南北向偏转,其应力状态类型主要是以走滑型为主;东侧的华南块体最大主应力方向则相对稳定,主要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应力状态类型则主要为走滑型和逆走滑型。在有历史记录以来,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格架关系密切,其强震大多集中在块体的边界活动断裂上,块体内部的断裂构造上多以中强震为主,且地震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表现出研究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7)小江断裂中北段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断裂的粘滑运动(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能够直接触发地质灾害;(2)断裂构造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使该区地形地貌格局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河流深切,高山峡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3)受断裂活动(粘滑、蠕滑)的影响,沿断裂带斜坡岩土体的变形、松动与破坏现象明显,稳定性较差,加之断裂带本身就是破碎和易风化的部位,更容易形成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在对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6大致灾效应,即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主动盘效应以及锁固段效应。

朱航[6](2017)在《南北地震带北段主要断层的分区强震危险性评估》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时间-震级可预测模式研究中国南北地震带北段断裂系统的地震复发规律,利用历史地震记录和断层滑动速率资料计算得出区域时间可预测统计模型和震级可预测统计模型,并对4个主要潜在震源区在未来10年内的强震复发危险性进行概率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危险性最高为S1区(海原断裂带),其综合危险率K值为0.841,预测下次主震为6.9级;其次为S2区(天桥沟-黄羊川、香山-天景山、六盘山断裂带等),K值为0.480,预测下次主震为6.4级;S3区(祁连山构造带)和S4区(西秦岭构造带)远低于S1和S2区。按照危险程度排序的前2位均位于东祁连山-六盘山构造带。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7](2017)在《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高震级地震是指能沿发震活动断层产生地震地表破裂且震级M≥7.0的地震。高震级地震发生地点的识别是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和古地震研究的科学目标之一,也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关键问题。地震地质学标志研究及其应用是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地震监测预报学科的进步,对地震灾害预防和有效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政府、社会和科学界十分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地震科学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M8.0)、2010年玉树地震(M7.1)、2013年芦山地震(M7.0)、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Gorkha)地震(MW7.8)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学专家的关注,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高震级地震地质标志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文中首先解剖、分析了这些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发震断层的地震破裂习性、地壳介质力学特性、应力-应变环境和中小地震活动性等特征,然后归纳、总结出高震级地震其发震断层或发生地点的5种共性特征,即5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地质学标志,讨论了地震地质标志的可靠性问题;最后结合1:5万活动断层填图成果,参考已有区域地震层析成像和断层闭锁相关成果,对华北构造区和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未来高震级地震危险区进行了试验性识别,这些地震地质标志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完善与时间的检验。

李昌珑[8](2016)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地震区划工作对于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即土地利用规划、抗震设防和应急备灾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急备灾工作考虑未来短时间段内的地震危险性,需要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工作。地震区划研究需要涉及到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分为确定性(Deterministic)方法和概率性(Probabilistic)方法。传统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PSHA)模型假设地震的发生服从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各震级档的地震发生率都遵从古登堡-里克特震级-频度关系(G-R关系)。这种模型的地震发生率不随时间变化,是时间独立(Time-independent)的模型。自从Cornell(1968)提出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以来,人们便开始尝试对其中基于泊松模型的假设进行改进,提出了时间相依(Time-dependent)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时间独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主要应用于抗震设防工作,而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能够给出一地区未来较短时间段内的地震危险性的估计结果,对于即将遭遇大地震的地区具有指示作用,对应急备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时间相依的地震区划研究与传统的地震区划研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考虑两类地震活动性模型,即大地震准周期复发模型和应力转移触发模型。二,需要考虑近断层地震动预测三维模型。本文系统研究了两类地震活动性模型和近断层地震动预测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构建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将时间相依的地震区划思想应用于中国的地震区划工作中,如巴颜喀拉块体周边、南北地震带和山西太原附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上述地区进行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绘出了区域内时间相依的未来5年、10年、15年特定地震动参数的超越概率分布图,并同时间独立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区域内未来5年、10年、15年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基于以上工作,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有:(1)构建了基于大地震准周期复发和应力转移的两类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地震区划模型,为地震风险评估和有针对性的应急备灾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精准防灾技术的发展。(2)系统研究了两类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将库仑破裂应力模型与BPT模型相结合的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3)考虑了大地震的近断层效应,将近断层地震动预测三维模型引入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4)编制了基于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危险性计算算法和程序。(5)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应用在国内部分地区,对巴颜喀拉块体、南北地震带和山西太原及周边编制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图。本文拓展了地震区划在地震灾害综合防范中的应用,对提升大震巨灾应急备灾的科学性进行了探索。

黄圣睦,董瑞英[9](2015)在《川滇强震活动图像特征及其重复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川滇地震区活动断裂、历史地震与地震预测经验教训等方面资料,充实地震活动图像分析预测强震趋势的方法,总结出了10项地震活动异常作为预测依据,统称为"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利用此研究成果,从川滇推广至中、外许多震例都可以确认有这些异常图像的存在,反映出大地震孕育过程晚期,即主震前中短期阶段区域及主震破裂区应变释放的演化特征,有一定的构造物理背景。对川滇地震活动图像特征的核心——重复性及其验证效果作了分类介绍,讨论了重复性特征的机理。对强震趋势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郭星[10](2014)在《强震复发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自从Reid (1910)提出“弹性回跳理论”以来,它就成为了各种大地震原地复发模型的理论基础(Shimazaki and Nakata,1980; Savage and Cockerham,1987).80年代在古地震的研究中,人们在弹性回跳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特征地震的概念(Schwartz and Coppersmith,1984; Aki,1984).特征地震的发生说明在活动断裂带上存在着独立破裂的段落(丁国瑜,1992),为原地复发模型在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估的应用提供了实际依据.本文针对具有明确分段的特征断层源,从震级的不确定性出发,在弹性回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随机特征滑动模型(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lip model).在随机特征滑动模型中,不仅在参数确定过程中考虑了震级与复发间隔之间的相关性,还可以在计算未来一段时间内地震发生概率的过程中,同时得到特征地震的震级分布.针对不同的地震地质资料,本文提出了两种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两种方法所确定的参数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定量地给出了不同方法所得参数的不确定性.随机特征滑动模型是一种计算强震复发概率的模型,其目的是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依据,而不是纯粹的中长期地震预报.本文在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的基础上,对随机特征滑动模型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提出独立考虑研究区域中地震地质资料较丰富的一级破裂源,时间分布和震级分布采用随机特征滑动模型,而空间分布则采用特征地震的原地复发模式,同时考虑断层几何形态的不确定性,进而得到具有时间相关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要建立随机特征模型并计算强震发生的条件概率,就需要给出上一次大震的离逝时间Te,但是很多分段断层源上都没有上一次大震发生时间的记载.针对这种缺少大震离逝时间的断层源,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以记载完整的强震平静期长度Ts为参数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如果存在较长的记载完整的平静期,采用泊松模型则会低估地震发生概率.对于一些较大断裂,次级破裂源上也可以发生震级较大的强震.要利用随机特征滑动模型(SCS)计算次级破裂的强震发生概率,则需将断层上的地震矩累积率分配给不同级别的破裂源.本文分成两种情况分别讨论次级破裂源上的地震矩累积率的确定方法.第一种情况是次级破裂源上历史地震(或古地震)序列比较稀少,只有地质学家给出的不同破裂源发生地震的相对发生率,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基于地震矩平衡的原则,提出一种地震矩累积率分配方法;第二种是次级破裂源上有相对丰富的历史地震(或古地震)序列的情况,本研究以古地震资料较为丰富的海原断裂为例,提出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来考虑古地震数据的时间不确定性,计算得到次级破裂源上的最大可能地震矩累积率.为了在随机特征滑动模型中考虑进地震矩累积率的非恒定性(不确定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断层间相互影响(大震库伦应力转移)的改进随机特征滑动模型.该模型假定断层源上的地震矩自然累积率是恒定的,同时还要考虑中小地震释放和附近大地震库伦应力转移对该断层源上地震矩积累量的改变量.本文选取鲜水河断裂北西段为研究区域,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反复模拟未来50年的地震序列,得到了鲜水河断裂北西段的炉霍、倡促、道孚和乾宁各段上包括单段破裂和联合破裂在内的各种大地震事件的发生概率.

二、南北地震带强震复发间隔的估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北地震带强震复发间隔的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2.1 引言
        2.1.1 机器学习概述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2.2 广义线性模型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2.2.2 指数族分布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2.3.1 CART回归树
        2.3.2 随机森林
        2.3.3 梯度提升机
    2.4 深度神经网络
        2.4.1 M-P神经元模型
        2.4.2 激活函数
        2.4.3 深度神经网络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2.5.1 Stacking算法
        2.5.2 交叉验证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3.1 引言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3.2.1 震级—序号法
        3.2.2 最大曲率法
        3.2.3 拟合度检测法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3.3.1 地质构造背景
        3.3.2 地震活动特征
        3.3.3 地震目录
        3.3.4 地震区(带)划分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3.4.1 时间演化特征
        3.4.2 空间分布特征
        3.4.3 汇总分析结果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4.1 引言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4.2 特征参数定义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4.2.4 综合类参数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5.3.1 平均绝对误差
        5.3.2 决定系数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5.3.4 R值评分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南北地震带b值震前异常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地震b值研究发展概况
    1.3 南北地震带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地震b值拟合方法介绍
    2.1 地震b值拟合方法
    2.2 b值误差估计方法
    2.3 b值拟合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研究范围及基础资料
    3.1 南北地震带地质构造及历史地震活动概况
    3.2 地震b值震例分析研究资料
第四章 地震b值异常特征分析
    4.1 震前小震b值时间序列异常特征分析
    4.2 震前地震b值空间异常特征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青藏高原东缘震前区域形变特征与异常信息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及意义
    0.2 地震变形模型研究进展
        0.2.1 地震位错模型研究进展
        0.2.2 震后形变反演青藏高原区域流变学模型
    0.3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进展
        0.3.1 古地震方法
        0.3.2 现代大地测量学方法
    0.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 南北地震带应变率特征
    1.1 应变率解算方法
    1.2 数据分析
    1.3 应变率特征分析
        1.3.1 最大剪应变率
        1.3.2 主应变率及面应变率
        1.3.3 第一、第二剪应变率
    1.4 青藏高原东缘地震危险区划分
        1.3.1 祁连山中段危险区
        1.3.2 玛沁-玛曲危险区
        1.3.3 安宁河-小江断裂系危险区
        1.3.4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危险区
    1.5 讨论
        1.5.1 方法应用
        1.5.2 可靠性分析
        1.5.3 青藏高原东北缘介质性质横向不均匀性
        1.5.4 青藏高原加速扩展特征
    1.6 小结
2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黏弹性结构研究
    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2.1.1 参考框架转换
        2.1.2 指数拟合
    2.2 地壳黏弹性性质
        2.2.1 形变模拟
        2.2.2 反演结果
    2.3 讨论
        2.3.1 震后位移提取方案
        2.3.2 指数拟合可靠性
        2.3.3 区域分层模型
        2.3.4 震后回跳及过滑移机制
        2.3.5 区域构造特征
    2.4 小结
3 芦山地震震前异常信息识别
    3.1 数据获取
    3.2 数据分析
    3.3 芦山地震震前异常信息识别
    3.4 讨论
        3.4.1 汶川地震震后位移方向
        3.4.2 震前位移方向分解
        3.4.3 异常特征分析
        3.4.4 断裂带破裂空段的讨论
    3.5 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与认识
    4.2 创新点
    4.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强震构造区面临巨大的地震风险
        1.1.2 经典概率性地震危险性方法的三个基本假设面临的挑战
        1.1.3 地震危险性技术发展的需求
    1.2 国内外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1 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美国地震危险性分析发展状况
        1.2.3 我国概率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4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科学问题与选题意义
        1.3.1 科学问题
        1.3.2 选题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强震构造区多层异构潜在震源区划分
    2.1 引言
    2.2 研究区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概况
    2.3 研究区地震目录资料及预处理
        2.3.1 地震活动概况
        2.3.2 研究区地震目录
    2.4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
    2.5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研究
        2.5.1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活动特征
        2.5.2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复发周期研究
        2.5.3 鲜水河断裂带分段上滑动速率研究
        2.5.4 鲜水河断裂带的单段破裂统计
    2.6 多层异构潜源模型的建立
        2.6.1 多层异构潜源模型方法与原则
        2.6.2 鲜水河断裂带的三层异构潜源模型建立
    2.7 衰减关系选取
    2.8 小结
第三章 三维潜在震源模型建立与危险性分析
    3.0 引言
    3.1 三维断层面源的建立
    3.2 三维断层面源上震级-频度分布
    3.3 地震复发概率模型
        3.3.1 时间独立的泊松模型
        3.3.2 时间相依的复发概率模型
    3.4 三维断层面源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
    3.5 三维断层面源上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
        3.5.1 利用活断层规模与滑动速率评估活动性参数
        3.5.2 蒙特卡洛模拟古地震进行活动性参数评估
    3.6 三维断层源的不同计算模型结果比较
        3.6.1 相同震级-频度模型下不同概率分布函数(Poisson+BPT)
        3.6.2 计算结果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空间平滑模型及其应用
    4.1 引言
    4.2 本底地震潜源的空间平滑方法
        4.2.1 背景点源的震级-频度分布关系
        4.2.2 考虑断层导向性的空间平滑方法
        4.2.3 二阶空间平滑方法
    4.3 不同地震目录建立计算模型
    4.4 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
    4.5 断层导向性的椭圆空间平滑结果
    4.6 由背景网格点源模型得到的地震危险性结果
    4.7 经典水平面源模型
        4.7.1 利用空间分布函数得到水平面源的活动性参数
        4.7.2 经典水平面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特征地震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区历史破坏性地震重现模拟
        5.2.1 地震动模拟方法
        5.2.2 康定MW6.0 级地震动模拟与验证
        5.2.3 康定MW6.0 地震动模拟结果
        5.2.4 地震动的衰减特征
    5.3 基于特征断层的区域性地震动场模拟
        5.3.1 特征地震的震源参数确定
        5.3.2 区域地震动场模拟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多模型融合方案
    6.1 不同潜源的全概率综合方法
    6.2 不同潜源模型的全概率综合结果
        6.2.1 时间相依的综合危险性结果
        6.2.2 时间独立的综合危险性结果
    6.3 概率地震危险的逻辑树加权分析
        6.3.1 逻辑树方法介绍
        6.3.2 逻辑树加权结果
    6.4 地震危险性的震级与距离反聚合分析
    6.5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与确定性结果比较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期刊论文

(5)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构造活动性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致灾效应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2.1.2 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2.1.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2.2.1 地貌
        2.2.2 地层
        2.2.3 断裂构造特征
第3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基本特征
    3.1 小江断裂中北段几何学特征
    3.2 分段特征
        3.2.1 巧家县城-蒙姑乡段
        3.2.2 格勒村-达朵村段
        3.2.3 东川盆地西缘段
    3.3 小江断裂中北段断裂碳化带发育分布特征
    3.4 断陷盆地特征及形成演化
        3.4.1 巧家断陷盆地
        3.4.2 东川断陷盆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特征
    4.1 断裂带水系山脊扭错特征
        4.1.1 水系扭错特征
        4.1.2 山脊扭错特征
    4.2 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
        4.2.1 小江断裂中北段长期平均滑动速率
        4.2.2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滑动速率
    4.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球化学异常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3.1 测氡原理与方法
        4.3.2 测线布置
        4.3.3 测量结果与分析
        4.3.4 测氡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评价
    4.4 断层带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4.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4.4.2 石英微形貌观测结果与讨论
    4.5 断裂带粘滑高温碳化异常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5.1 碳质来源
        4.5.2 成因机制
        4.5.3 构造意义
    4.6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4.7 小江断裂中北段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4.7.1 地震带划分
        4.7.2 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3 弱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4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区应力-形变场模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反演参数取值
    5.2 区域应力-形变场基本特征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其致灾机制
    6.1 概述
    6.2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6.2.1 滑坡分布规律
        6.2.2 泥石流分布规律
    6.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3.1 滑坡发育特征
        6.3.2 泥石流发育特征
    6.4 1733年东川Ms7.8地震震害调查
    6.5 小江断裂中北段致灾效应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7.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7.2 基于AHP-CF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7.2.2 评价原理和方法
        7.2.3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系数
        7.2.4 计算各因子权重
        7.2.5 计算各因子确定性权
        7.2.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南北地震带北段主要断层的分区强震危险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
2 南北带北段主要潜在震源区及数据资料
3 南北带北段时间-震级可预测统计模型
4 南北带北段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
5 结论

(7)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资料来源与局限性
2高震级地震震例剖析
    2.1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
        2.1.1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2.1.2芦山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2.1.3地震破裂填空行为与地震活动性
        2.1.4地壳介质特性
        2.1.5应力-应变环境
    2.2玉树地震
        2.2.1发震构造模型
        2.2.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行为
        2.2.3地壳介质特性
        2.2.4应力-应变环境
    2.3尼泊尔廓尔喀地震
        2.3.1发震构造模型
        2.3.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习性
        2.3.3地壳介质特性
        2.3.4应力-应变环境
3地震地质学标志与可靠性分析
    3.1Ⅰ、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
    3.2地震破裂空段
    3.3活动断层闭锁段
    3.4地壳地震波高速或偏高速区段
    3.5活动断层现今中小地震活动稀少段
4华北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区划分
    4.1六盘山南-渭河盆地西段危险区(D1)
    4.2色尔腾山危险区(D2-1)和大青山危险区(D2-2)
    4.3晋冀蒙交界危险区(D3)
    4.4晋南危险区(D4)
    4.5静海-武邑危险区(D5-1)和邢台-新乡危险区(D5-2)
    4.6昌邑-安丘危险区(D6-1)和宿迁-泗洪危险区(D6-2)
5青藏高原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性区划分
    5.1帕米尔东缘-西昆仑危险区(A1)
    5.2 且末危险区(A2-1)和阿克塞—肃北—石堡城危险区(A2-2)
    5.3 祁连山中段危险区(A3)
    5.4 西秦岭北缘中西段危险区(A4)
    5.5 玛沁-玛曲危险区(A5)
    5.6 龙日坝危险区(A6)
    5.7 石棉-东川危险区(A7)
    5.8 宁蒗-木里-冕宁危险区(A8)
    5.9 川滇藏交界危险区(A9)
    5.1 0 嘉黎危险区(A10-1)和察隅危险区(A10-2)
    5.1 1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危险区(A11)
    5.1 2 普兰东-吉隆西危险区(A12-1)和亚东-错那危险区(A12-2)
6讨论与结论

(8)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地震灾害综合防范的关键措施
    1.2 地震区划图的研究现状
        1.2.1 规划与抗震设防区划图的研究现状
        1.2.2 应急备灾区划图的研究现状
    1.3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1.3.1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研究和应用历史
        1.3.2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现状
        1.3.3 地震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
        1.3.4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和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1.4 本文研究内容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1.4.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模型
    2.1 特征地震概念和性质
    2.2 基于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2.2.1 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震级模型
        2.2.2 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复发间隔模型
        2.2.3 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概率
    2.3 郯庐断裂带莒县-郯城段的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应力转移的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模型
    3.1 断层上的强震对大地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3.1.1 布朗过程时间(BPT)模型
        3.1.2 强震对大地震发生时间的延后效应
        3.1.3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产生的时间相依的大地震活动性的变化
    3.2 鲜水河断裂带上几次强震对大地震发生率的影响
        3.2.1 1981年道孚M6.9级地震对道孚-乾宁段大地震发生率的影响
        3.2.2 1967年侏倭M6.8级地震对甘孜-炉霍段的大地震发生率的影响
        3.2.3 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级地震对鲜水河断裂乾宁-康定段和磨西断裂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断层地震动预测三维模型
    4.1 基于大地震破裂面三维结构的震源模型
    4.2 近断层地震动预测方程模型
    4.3 使用近断层地震动预测三维模型的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实例
        4.3.1 郯庐断裂带莒县-郯城段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4.3.2 山西交城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4.3.3 不同模型计算的地震危险性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
    5.1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的计算公式
    5.2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的建立步骤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太原及周边地区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
    6.1 太原及周边地区时间独立的地震危险性模型
    6.2 太原及周边地区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
        6.2.1 山西太原及周边地区大地震发震构造的断层震源模型
        6.2.2 山西太原及周边地区大地震发震构造的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6.2.3 地震动预测方程模型和场地条件模型
    6.3 地震危险性区划及计算结果
    6.4 时间相依与时间独立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结果的比较
    6.5 太原及周边地区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图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巴颜喀拉块体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
    7.1 巴颜喀拉块体中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
        7.1.1 巴颜喀拉块体中部时间独立的地震危险性区划
        7.1.2 巴颜喀拉块体中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的建立
        7.1.3 巴颜喀拉块体中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结果及与时间独立结果的比较
    7.2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
        7.2.1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
        7.2.2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算法
        7.2.3 使用不同模型的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及计算结果的比较
    7.3 巴颜喀拉块体中东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图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南北地震带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
    8.1 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
        8.1.1 南北地震带的潜在震源区模型
        8.1.2 南北地震带的泊松分布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8.1.3 南北地震带的断层震源模型
        8.1.4 南北地震带的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8.1.5 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的地震动预测方程模型和场地条件模型
    8.2 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算法
    8.3 使用不同模型的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及计算结果的比较
        8.3.1 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的五种策略
        8.3.2 使用五种策略的南北地震带的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
        8.3.3 使用五种策略的南北地震带主要城市的未来100年地震危险性分析
    8.4 不同时间段的南北地震带的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川滇强震活动图像特征及其重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川滇强震的分带( 区) 与强震复发活动图像
    1. 1 分带与带内强震平均复发间隔
    1. 2 强震带的强震活动周期与强震带 的交替活动图像
2 强震事件的重复性特征
3 川滇强震相关性活动图像的重复性
    3. 1 中期、中短期信号震
    3. 2 康定窗和东川窗中强震活动的重复性对应特征
    3. 3 诱发地震的重现性
    3. 4 强震前中等、中小地震图像异常
    3. 5 缺震异常的重现性[13]
    3. 6 川滇强震成组活动的重复性[10]
    3. 7 小结
4 川滇强震活动图像周期性、重复性特征物理机制讨论
5 结语

(10)强震复发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强震发生概率的评估方法
        1.1.1 弹性回跳理论
        1.1.2 特征地震模型
        1.1.3 断层破裂的分级性
        1.1.4 强震复发的物理模型
        1.1.5 强震复发的概率分布模型
        1.1.6 强震复发模型中的参数确定方法
    1.2 研究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2.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SCS)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2.1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SCS)
        2.1.1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的基本原理
        2.1.2 强震发生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2.1.3 强震发生概率的计算
    2.2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的参数确定
        2.2.1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中参数确定的基本思路
        2.2.2 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的确定方法
        2.2.3 基于断层资料的震级参数确定方法
        2.2.4 基于历史地震和古地震资料的震级参数确定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强震震级与断层破裂尺度之间的统计规律研究
    3.1 震级与断层破裂尺度之间的统计关系
    3.2 经验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半经验公式的回归
    3.3 经验关系式的对比研究
    3.4 我国面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震复发周期的统计规律研究
    4.1 正态分布模型下T/T_(ave)数据的统计方法
    4.2 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下T/T_(ave)数据的统计方法
    4.3 基于复发间隔变异系数的统计方法
    4.4 基于历史地震(或古地震)资料的SCS震级参数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CS模型的强震发生概率计算:以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为例
    5.1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及其断层参数
    5.2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的特征震级分布
    5.3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的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
        5.3.1 第一类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确定方法
        5.3.2 第二类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确定方法
        5.3.3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分段断层源的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
    5.4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的强震发生概率计算
        5.4.1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
        5.4.2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分段断层源的强震发生概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CS模型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为例
    6.1 混合地震发生模型
        6.1.1 混合地震模型中特征断层源的分离
        6.1.2 混合地震模型中截断震级mc的选取
        6.1.3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时间分布
        6.1.4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震级分布
        6.1.5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空间分布
    6.2 基于混合地震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6.2.1 非特征断层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6.2.2 特征断层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6.2.3 基于混合地震发生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6.2.4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不确定性考虑
    6.3 地震动衰减关系
    6.4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在缺乏大震离逝时间情况下SCS模型的应用方法研究
    7.1 计算方法
    7.2 计算实例
        7.2.1 平均特征震级和平均复发周期的估计
        7.2.2 不同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SCS模型的次级破裂源强震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研究
    8.1 利用破裂的相对发生率估计次级破裂上的地震矩累积率
        8.1.1 地震矩累积率的分配方法
        8.1.2 算例
    8.2 基于SCS模型的海原断裂强震发生概率计算
        8.2.1 海原断裂上的分级破裂源与古地震序列
        8.2.2 海原断裂带震源参数的估计
        8.2.3 海原断裂带强震发生概率的计算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考虑断层间相互影响的改进随机特征滑动模型
    9.1 改进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
    9.2 鲜水河北西段的分段特征
    9.3 模拟结果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10.2 文中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南北地震带强震复发间隔的估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南北地震带b值震前异常特征研究[D]. 刘子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0(08)
  • [3]青藏高原东缘震前区域形变特征与异常信息识别[D]. 王启欣.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4]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D]. 张力方.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5]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 张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南北地震带北段主要断层的分区强震危险性评估[J]. 朱航. 中国地震, 2017(03)
  • [7]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 地震地质, 2017(02)
  • [8]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及应用[D]. 李昌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9]川滇强震活动图像特征及其重复性研究[J]. 黄圣睦,董瑞英. 内陆地震, 2015(01)
  • [10]强震复发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研究[D]. 郭星.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02)

标签:;  ;  ;  ;  ;  

南北地震带强震复发间隔的估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