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八项重大工程支农

甘谷八项重大工程支农

一、甘谷八大工程撑起农业一片天(论文文献综述)

安成[1](2020)在《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管理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飞速发展,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对于公共体育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最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是现代城市必须具备和完善的重要载体,社区体育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体育需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的标准化从根本上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和公共体育的服务主要还是由各级政府部门进行着安排和管控。天水市政府以建设健康天水,巩固和扩大体育强市创建成果为目标,逐步完善符合天水市情、覆盖城乡、产品设施充实多元、服务水平对等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发展情况及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发展趋势,结合天水市实际发展情况,探讨了我国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管理中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对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管理优化的路径和建议措施。本文首先通文献综述法对关于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且整理了关于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在天水市2个中心区(秦州区、麦积区)2个边缘区(甘谷县、清水县)选取了8个社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8个社区共737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的管理现状有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目前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在管理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用地面积不足和选址不合理2、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类型单一和数量不足3、缺少专业的指导人员4、管理和维护方面不及时,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1、加强对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管理的重视程度2、拓展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3、对社区专业指导人员进行定期培训4、健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和维修体系。通过调查研究天水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结合公共管理学、公共治理理论相关理论等知识,对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谢玮[2](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李琰[3](2019)在《西秦腔,正在凋零的昨日之花》文中指出曾经流传在西府地区(陕西省宝鸡市、甘肃省天水市及周边地区)的秦腔被称为“西秦腔”,和当下被称为“秦腔”的“西安乱弹”具有较大区别。但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西秦腔传播语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西秦腔班社唱腔和表演已经在西安乱弹的影响下走向消亡。一直以来,戏班作为西秦腔的承载者,对西秦腔的内容和演出有着重要的贡献,或可称之为西府民间祭祀文化的代表。当老艺人们相继离世,其传承出现断层,西秦腔所代表的地方戏曲文化也逐渐消亡。故此,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对西秦腔及西秦腔民间班社现存的老艺人进行采访,了解戏班曾经的生活样态,同时通过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对西秦腔及西秦腔戏班消亡的原因、时间节点进行了分析。本文依托于传播学,将内容置于传播学框架之下,以传播要素对西秦腔及西秦腔班社进行分类阐述,系统性的分析了西秦腔及西秦腔民间班社的流变。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引出问题,列举了国内对西秦腔及西秦腔民间班社的研究现状,具体介绍选取的研究方式和选取案例的简要情况。第二部分为对承载西秦腔的民间班社本体进行梳理,对其过去、现在的生存样态进行描述,较完整的还原了民间班社的样貌。本章对西秦腔民间班社以组成和表演形式做出了两种分类,并根据时代的不同,对其不同时间段的组成形式及生存样态进行描述,并根据采访内容总结了西秦腔班社的两大传承样态。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三、四章。通过对西秦腔演出的方式和内容阐述,明确了一直以来西府农村地区戏曲表演的样态,并对近年来西秦腔整体萎缩的过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总结。在演出方式上,笔者系统性的分析了渠道萎缩的原因,同时按照年代划分,对西秦腔演出渠道在不同时间段的生存样态进行阐释。在内容方面,笔者列出了部分剧本名称,并根据演出场合对剧目进行分类,同时对西秦腔的绝技、历史当中曾出现过的知名班社进行简介。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通过对西秦腔演出土壤的描述,分析出西秦腔与民间祭祀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在这一章中,笔者简单梳理了西秦腔受众的基本情况,同时重点对民间庙会祭祀文化与西秦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明确了西秦腔在祭祀文化当中的唯一性和重要地位。第五部分为论文的第六章,对西秦腔消亡的过程及原因进行总结与反思。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模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它包含了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样态,并由演员以具体的唱念做打舞将其展现出来。它的价值不仅是人们大众娱乐模式的一种,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合体。但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日渐式微的传统戏曲已经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应该关注像戏曲这样的中华传统艺术,学习其内在精神,从而弘扬中华文化。

丁睿[4](2018)在《二十世纪30-40年代甘宁青兵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华民国建立后,地方军阀林立割据,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甘宁青地方军阀为增强影响力,纷纷扩展地盘以壮大其实力。因此,他们或到处抓兵拉夫,或互相混战撕咬。在这种局势下,甘宁青军阀大肆向地方征派实物、货币以及征发大量力役之类的兵差。名目繁多的兵差逐渐成为甘宁青地区人民难以忍受的沉重负担,加重了原本就不富裕的农家之生存压力。此外,在一些抓兵拉夫、驻军摊派负担过于苛重的地区,兵差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性的征丁制度,或是一种经济赋役,它则是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兵差与其他社会问题,诸如农民离村、高利贷、匪患等交织在一起,导致二十世纪30-40年代甘宁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更加恶劣,社会问题更加错综复杂。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史和经济史的视角出发,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搜集甘宁青有关兵差的历史文献资料,以期对甘宁青地区兵差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探究。本文首先呈现二十世纪30-40年代甘宁青地区兵差问题的基本概况,突出甘宁青地区兵差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并且通过对比总结该地区兵差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从近代甘宁青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上出发,分析甘宁青地区兵差问题产生的深刻历史原因。通过对甘宁青地区整体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寻找兵差与当时其他社会问题的联系。进而探讨兵差问题对甘宁青地区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对特定时期内的特定地区的兵差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不仅仅有研究的学术价值,还有一定的社会历史现实价值。

黄渊基[5](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贫困和反贫困。贫困现象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相伴而生、相伴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不断和贫困作斗争,不断丰裕自身物质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看到,世界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离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对反贫困作用很大,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丰富旅游扶贫理论成果,并为旅游扶贫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世界反贫困的时空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首先,通过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论证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其次,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特别是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解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既丰富旅游学和反贫困理论研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准,旅游设施建设不力,产品业态创新不够,资金筹措来源不广,宣传营销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人力资源能力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准,脱贫帮扶措施不实,精准管理工作不细,扶贫腐败监管不易,贫困人口参与不畅,贫困人口受益不多等;旅游扶贫模式分类有多种角度,如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角度、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角度、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角度、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角度、旅游者需求角度等,未来应整合各类模式进行综合创新和系统应用;旅游扶贫的机制主要涉及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及合作机制等,未来应进一步对各类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旅游扶贫战略规划、强化旅游扶贫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业态产品、丰富旅游扶贫融资方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建设、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突出旅游扶贫政治保障。

杨志敏[6](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高小强[7](2017)在《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民居是指按照传统方式建造的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特征,供家庭或家族居住使用的民间建筑。随着农村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样式的简单应用,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逐渐消失,民居的趋同性逐渐代替了差异性,以致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传统民居作为历史沧桑的见证,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对于研究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可为今天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甘青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貌形态复杂,民族多样,传统民居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以往的研究多从建筑学、民俗学、美术学等角度,以现存典型民居作为个案研究,整个区域的民居类型及地理分布不甚明确。本文以整个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侧重清至民国时期,在空间上以现今行政区划为基础,将甘青地区分为河西、陇中、甘南、陇南、陇东、河湟、柴达木、青南八大区域。在研究方法上,借助历史文献、当代文献、考察资料中对甘青地区传统民居的记载,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入手,结合建筑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每个区域各区县的传统民居进行逐一复原;其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结构特征、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依据建筑材料、建筑形制、屋顶形式、居住主体等要素,抽取具有中观、宏观地理显示度的民居类型,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划分传统民居文化区,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历史时期,甘青地区的主体民居有帐房、碉房、窑洞、板屋四大基本类型。帐房是游牧民族的主要民居形式,随着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向定居,出现了帐房和各种房屋并存的局面。碉房由汉代的“邛笼”发展而来,形似碉堡,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班玛、玉树等地。陇南白龙江流域曾是羌族的生活地,在宕昌、武都、舟曲等地至今仍存在与碉房形制相似的“羌楼”。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六盘山是窑洞和房屋民居的一条人文分界线。陇山以西、渭河上游地区,早期林木茂盛,居民多修建板屋。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墙板屋开始出现。明代后期,土木瓦房开始成为当地的主体民居。2.甘青地区曾作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的前沿阵地,为防范边患,在官方倡导下,河西、河湟、陇中、陇东等地修建了大量堡寨,形成了堡寨聚落。但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堡寨的防御性功能减弱,变成村堡或废弃。但这种防御性堡寨影响深远,民国时期,由于地方社会不稳定,村民自发组织修建集体堡寨,作为临时居所。堡寨也影响到传统民居的形制,河西地区在嘉峪关以东民众多夯筑高大宽厚的土墙,在院落内修建墩、角楼等附属建筑用于了望,形成堡寨式民居。青海东部河湟地区的“庄窠”民居也是堡寨式民居的变体。陇东、陇中的有些地方则在院内大门的一侧修建小高房,用于了望,防御功能明显。3.传统民居的建造通常受到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和技术、社会环境、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遵循“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原则,不同人群都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条件,营造适合自身的人居环境。人群的迁移和交往可引起文化特性的传播,从而影响到民居的形制和建筑特征。甘青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同一区域传统民居的外部特征虽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受历史文化、建筑民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民居在建造流程、内部布局和装饰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居风格。4.以建筑材料和形制作为主要分类指标,传统单幢类民居的类型可分为窑洞、土房屋、碉房、帐房四大基本民居类型。其中窑洞可分为靠山窑、地坑窑和箍窑;土房屋可分为土木平房、土木石瓦房、土木板瓦房、土木茅草房和土木瓦房;碉房分为石碉房和羌楼;帐房分为帐篷、蒙古包和毡房;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细分,但民居类型划分参照的指标很难统一,且随着民居类别的增多,会出现交叉重复叠加区,各类民居的分布边界就会越来越模糊。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对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分为农耕窑房区和游牧帐房区两大区。

李昕升[8](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刘鹏[9](2014)在《西棍之研究》文中认为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技击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局势。但由于受地理、历史、习性等因素的影响,长久以来,西棍却一直鲜为人知。基于此,本文选取西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实践法、地域文化解读法等,通过对西棍棍术体系的归类整理、渊源的考证、技术体系的分析、风格特色的总结等,试图构建西棍的棍术体系、提炼西棍的技术体系模式、总结西棍的技法特征与风格特点、解读西棍的地域文化色彩等,从而解开西棍的神秘面纱、使世人全面了解西棍。同时,通过对西棍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未来的发展思路与方向,为西棍在当代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研究结果——1.西棍是中华棍术的一大流派,是起源和流传在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等西北地区、“传承有序,体用具备,理、法、势齐全”的传统棍术的统称。西棍棍术的历史悠久,但缺少明确的文献记载,对其起源有认为始于西汉初年,也有认为发端于唐代等;其起源方式有认为源于军屯、民屯、移民,也有认为源于古代西北地区的牧羊人等,至今尚无统一的观点。而西棍名称的肇始有始于近代民国年间说和现代武术期说,但以民国年间随“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叫响而鹊起为主导。2.西棍的棍术体系是由大杆子、长棍、条子、鞭杆和链枷等各种形制的棍术所构成。其中,大杆子是西棍各种形制中最长的器械,由兵场阵战的大枪演化而来;长棍与条子是西棍中的主体,长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棍器,而条子是以棍练枪,以枪术为主;鞭杆是西棍中的短器械,兼融枪棍与刀剑的技法与风格;链枷是西棍中特殊形制的棍种,分为大、小链枷两种。3.西棍的技术体系是由棍法,棍势,棍排,棍路与棍理等构成。其中,棍法是指以棍为载体进行攻防格斗的方法。棍势是棍法的组合,西棍的棍势多以来套路的形式来记忆和传承。西棍的棍排(简称排子),是西棍各棍术模拟对抗训练和实际格斗的形式,分为死排子和活排子两种。西棍的棍路是把不同的棍势串编而成的棍势组合,是西棍的套路形式。棍理是指棍术的技战术指导理论,西棍的棍理主要以《周易》的太极理论和兵家的谋略计策作为棍理。4.西棍基于棍体圆柱形、木质、无金属器械之尖、无金属器械之刃的特征,在技法的实施中多戳击、撞击、砸击等,以达到“击表入里”和“撞面毁体”的最大穿透效果,因而在长期的传承中,形成了西棍的“脆、弹,炸、撞”等劲力特征,以及其注重向下发力、着力瞬间的主动制动、强调劲力的转换等发力特点。5.西棍的棍术体系和技法中,多以棍为枪,或是枪术的直接演变,在枪法中加入棍法,或是在棍法中加入枪法,使枪法与棍法融为一体,“枪中有棍,棍中有枪”,表现出“融棍枪为一体”的技法特征。另外,西棍外形粗糙,技法多砸击、撞击,具有兵棍的“大封大劈”风格等,使西棍显得粗犷;但同时,西棍又具有民棍游场较艺以巧斗力、不硬抵、硬接,多用滑杆、滚杆、粘杆等的技法,彰显出其精巧的另一面,从而使西棍表现出“粗犷与精巧共存”的风格特征。6.西棍是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大棍术流派,由于受游牧与农耕长期战争的影响,该流域有尚棍、以棍为拳、重器械武艺的习武风尚,表现出与军旅以器械为主的同样武艺倾向与选择;再者,西棍以排子技术为核心,注重对抗,因此使西棍具有鲜明的军旅武艺禀性与特征。另外,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长安文化武境下的秦棍具有以农耕文化为主调的文化特征,注重以巧取胜、非以力降人;而陇右文化武境中的陇右人普遍将棍术置于陇右武艺之首,有爱棍、练棍、斗棍、尊棍、乐棍、重棍的习武尚棍传统,并形成了“棍如林”的棍术地域特色;西北穆斯林在伊斯兰宗教文化和西北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下,也有以棍为重、习武尚棍的传统。7.西棍在进入武术现代发展期后,西棍流域的各省区虽然在西棍的交流传播竞技等取得过一定的成绩,也有过在传统武术快速发展期的辉煌,但在以竞技武术为主体和现代社会市场化发展的武境下,西棍的现状令人堪忧——其整体传承开展的衰败,技术套路化和套路的花式化的发展趋势,科研成果少、且研究程度较为肤浅,使当代西棍呈现出继承与发展的衰败与萧瑟之状。8.西棍是传统的民间棍术,兼具格斗与演练的技术与功能,但其技术是以排子为核心,因此建议西棍在体育市场化的当代,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的优势,开展竞技格斗,并利用技击市场长兵格斗的空白,寻求新的发展。另外,依据西棍区域性的特征,建议西棍的未来发展走一体化之路,利用整体的优势,打造以“以关中地区为龙头与中心、以甘肃省为腹地、以青海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同时,在现代社会体育高度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建议西棍在传统的传承基础上,以协会、武馆、学校为依托,通过新的传播途径来普及西棍,并研发针对不同人群的习练内容与竞赛形式,并通过官民结合的途径在国内外推广传播西棍。

孙晓峰[10](2014)在《麦积山石窟第127窟研究》文中提出公元535年,随着北魏政权正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长安成为西魏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麦积山石窟所在的秦州成为西魏政权的战略后方,是控制陇右、巴蜀和西域的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同时,西晋至南北朝以来,秦州也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高僧帛远、竺法护、玄高等先后在此弘法传教,以道安和鸠摩罗什为首的长安僧团对这一地区佛教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南北朝时期秦州地区胡汉杂居的特点也促进了当地佛教活动的兴盛和繁荣,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麦积山石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逐渐发展成陇右地区最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它在整个北朝时期,先后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等三个开窟造像的高潮阶段。其中,西魏时期麦积山石窟的营建与西魏皇室有密切关系,由于西魏文帝前皇后乙弗氏的到来,使北魏末年以来饱受战乱影响的麦积山石窟再次迎来发展楔机,掀起了新一轮开窟造像高潮。本文通过对麦积山127窟的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解读,认为127窟开凿于西魏初年,是当时秦州刺史、武都王元戊为其母亲,被废黩至麦积山出家为尼的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而开凿的功德窟。无论是窟龛形制、造像特点,还是壁画内容等都表现出一种与此前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充分吸纳地域造像艺术特征的同时,更多体现出当时长安、南朝以及东部地区佛教造像艺术特点,对于认识和了解北朝晚期以来关中及西北地区佛教艺术、佛教思想和佛教图像的发展、演变规律很有价值。127窟所采用仿帷帐式结构是北朝时期麦积山新出现的一种窟龛样式,系摹拟自佛殿建筑,是当时东部地区石窟寺和造像碑所盛行的仿帷帐式窟龛影响的结果,也是外来佛教窟龛建筑与中国古代传统居室文化相结合的具体表现方式,对麦积山北周时期窟龛样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127窟造像在延续麦积山北魏以来形成的三壁三佛组合样式的同时,在造像特点和风格方面充分继承和融合了当时南朝及洛阳、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特征。127窟壁画内容丰富、场面宏大,集中展现了北魏晚期以来北方地区盛行的以涅盘、维摩、弥陀、七佛信仰等为主的大乘佛教思想,特别是西方净土图像和地狱图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北朝晚期中原和长安地区民间关于这类信仰的兴起、发展和传播过程的缺憾和不足。以睒子孝行和舍身饲虎为代表的本生故事不仅是当时释迦崇拜盛行的具体反映,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和忠君思想。在对127窟形制、造像和壁画内容解读的同时,本文对其所蕴含和体现的佛教思想传承、佛教图像来源、造像与壁画艺术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做了相应探讨和研究。并就其与其它地区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专门进行了初步分析。文章最后对127窟所涉及的宋代重塑的一佛二菩萨像、北魏法生造像碑、影塑造像等内容从重修时间、艺术特点、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与梳理,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二、甘谷八大工程撑起农业一片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谷八大工程撑起农业一片天(论文提纲范文)

(1)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管理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社区公共健身设施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价
    三、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区
        (二)公共设施
        (三)公共健身设施
    二、理论基础
        (一)协同治理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章 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管理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问卷设计与回收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
        (二)问卷设计的步骤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
        (四)问卷效度及信度检验
    三、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管理现状分析
        (一)社区公共健身设施布点状况
        (二)社区公共健身器材管理状况
        (三)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的来源情况
        (四)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的数量和类型情况
        (五)社区居民使用公共健身设施的情况
        (六)社区公共健身器材的定期维护状况
        (七)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的满意情况
第三章 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公共健身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健身设施用地面积不足和选址不合理
        (二)公共健身设施类型单一和数量不足
        (三)公共健身设施缺少专业指导人员
        (四)公共健身设施维护不及时
    二、原因分析
        (一)市政府对于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社区公共健身设施资金来源单一
        (三)资金短缺、社区缺少组织集体活动和社区管理不规范
        (四)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第四章 优化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公共健身设施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拓展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
    三、对指导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四、健全公共健身设施管理和维护体制
        (一)明确社区体育设施管理责任
        (二)建设专业社区体育设施管理团队
        (三)促进体育社团和社区健身团体之间的互动
        (四)加强社区体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现状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课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六、小结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西秦腔,正在凋零的昨日之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引出:为什么要研究濒临失传的戏曲剧种及班社
    1.2 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1.4 选例概说
第2章 桑榆晚霞——日渐凋零的传者群体
    2.1 传者群体与群体及其类型
        2.1.1 血缘性班社
        2.1.2 师承性班社
        2.1.3 地缘性班社
    2.2 时间视角下的传者群体的生态结构
        2.2.1 凋零初现: 解放前时期
        2.2.2 聚沙成塔: 十七年时期
        2.2.3 平地惊雷: 文革时期
        2.2.4 微弱复兴: 拨乱反正到新世纪前
        2.2.5 风流云散: 新世纪以来
    2.3 班社演出形式
        2.3.1 皮影形式
        2.3.2 木偶形式
        2.3.3 坐唱形式
        2.3.4 扮唱形式
    2.4 传者的传承模式
        2.4.1 传承的相似性
        2.4.2 传承的独特性
        2.4.3 有“承”无所“传”:当下困境
第3章 昨日黄花——日渐萎缩的演出渠道
    3.1 社会发展导致场所减少
    3.2 经济发展导致收入下降
    3.3 农耕远行导致观众减少
    3.4 时间视角下的演出原因样态
        3.4.1 最后的绝唱: 解放前至五十年代初
        3.4.2 冰封大地: 建国后至八十年代初
        3.4.3 回光返照: 八十年代初至今
    3.5 伏羲庙会
第4章 历史遗珠——基本凋零的独特内容
    4.1 原始传承方式使内容资料缺失
    4.2 不完全的剧目统计
    4.3 演出形式
    4.4 演员的创造性表演
    4.5 表演绝技
    4.6 部分西秦腔着名班社简介
第5章 诸神的黄昏——相继瓦解演出土壤结构
    5.1 “消失”的受众群体
        5.1.1 文化视野下受众的地理分布
        5.1.2 尴尬的受众年龄
        5.1.3 文化程度
        5.1.4 未“购买”的“消费者”
    5.2 “诸神的黄昏”
        5.2.1 祭祀的承载者
        5.2.2 文化冲突下的信仰缺失
第6章 转烛飘蓬一梦归——西秦腔及其班社的消亡
    6.1 西秦腔及其班社衰败的时间和原因
        6.1.1 以易俗社为代表的秦腔团体带领的秦腔改良运动使西安乱弹占据了市场的主体(革命思潮注入改变了演出目的)
        6.1.2 外来人口的增加导致的文化冲突使本地群众的娱乐方式多元化
        6.1.3 戏改政策及其他政治因素对传统祭祀活动的冲击,导致了西秦腔的栖息土壤进一步萎缩
        6.1.4 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与结构的重大变化是摧毁西秦腔的根本原因
        6.1.5 科技的发展及媒介的多样性改变了人们的观赏方式
        6.1.6 商业环境的改变导致了班社生存土壤的缺失
    6.2 讨论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4)二十世纪30-40年代甘宁青兵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四、主要资料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二十世纪30-40年代甘宁青兵差基本情况及特点
    第一节 兵力征发
    第二节 力役征调
    第三节 实物摊派
    第四节 货币征收
    第五节 二十世纪30-40年代甘宁青兵差基本特点
第二章 二十世纪30-40年代甘宁青兵差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第一节 军阀割据的局势
    第二节 兵役制度施行不畅
    第三节 保甲组织的腐化
    第四节 自治财政入不敷出
第三章 二十世纪30-40年代甘宁青兵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甘宁青兵差与人口
    第二节 甘宁青兵差与乡村经济
    第三节 甘宁青兵差与其他社会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厘清
    2.2 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
    2.3 旅游扶贫的扶贫机理和减贫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
    3.1 引言
    3.2 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减贫的影响机理
    3.3 模型构建
    3.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3.5 相关建议
    3.6 本章小结
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4.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4.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4.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率评价——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5.1 引言
    5.2 案例区概况
    5.3 影响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
    5.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构建
    5.5 DEA实证及生命周期分析
    5.6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旅游扶贫的国内外探索及经验
    6.1 国外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6.2 国内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6.3 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经验启示
    6.4 本章小结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解析
    7.1 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2 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3 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4 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5 旅游者需求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6 本章小结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优化
    8.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8.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及其优化
    8.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及其优化
    8.4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其优化
    8.5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及其优化
    8.6 旅游扶贫合作机制及其优化
    8.7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政策建议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6)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第六节 现代戏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第一节 宗教品格
    第二节 民俗品格
    第三节 乡土品格
    第四节 艺术功用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结语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关于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二) 甘肃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三) 青海传统民居
    三、研究对象
    四、基本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甘青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基础与历史演变
    第一节 自然基础
        一、地貌
        二、气候
        三、水文
        四、建筑材料
    第二节 历史演变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宋元时期
        三、明清民国时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河西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河西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第二节 嘉峪关以东的堡寨式民居
        一、堡寨式民居的形成与发展
        二、堡寨式民居内部特点
        三、影响堡寨式民居的因素
    第三节 嘉峪关以西的低院落民居
        一、低院落民居的形成与特点
        二、影响低院落民居的因素
    第四节 河西地区游牧民族的帐房民居
        一、藏族、裕固族的帐篷
        二、蒙古族的蒙古包
        三、哈萨克族的毡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陇中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陇中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一、兰州市的传统民居
        二、白银市的传统民居
        三、平凉市(庄浪县、静宁县)的传统民居
        四、定西市的传统民居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传统民居
    第二节 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一、堡寨
        二、土木平房
        三、高房子
        四、窑洞
        五、土木茅草房
        六、土木瓦房
        七、土木楼房
    第三节 影响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因素
        一、天然林木
        二、人工造林
        三、水资源
        四、宗教信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一、帐篷
        二、碉房
        三、板屋
        四、窝棚
        五、土木楼房
    第二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
        一、因地制宜:依坡而建的合院式二层楼房
        二、土平屋顶:多功能的生产生活平台
        三、就地取材:“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石)”
        四、风俗习惯的影响:民居内部格局的差异
        五、宗教的影响:居“经幡”之中和“神山”之下
        六、生产方式的差异:定居与游牧文化“共生”
        七、定居者的追忆:“浪帐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陇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陇南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一、天水市的传统民居
        二、陇南市的传统民居(附:舟曲县)
    第二节 陇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一、板屋
        二、土木瓦房
        三、土木楼房
        四、羌楼
        五、窑洞
        六、土木石板房
        七、土木茅草屋
    第三节 影响陇南传统民居的因素
        一、地形因素
        二、气候因素
        三、建筑材料
        四、经济因素
        五、传统文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概况
    第二节 陇东地区窑洞的类型及分布
        一、靠崖式窑洞(靠山窑)
        二、下沉式窑洞(地坑窑)
        三、坡崖式和下沉式相结合窑(半明半暗窑)
        四、箍窑(砌筑式窑)
        五、窑洞的选址
        六、窑洞的形制及布局结构
        七、影响窑洞民居的因素
    第三节 陇东地区其他形制的民居
        一、防御性民居
        二、合院式房屋民居
        三、华亭县——陇东窑洞和陇中房屋的分界区
        四、影响合院式房屋的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河湟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一、湟水流域西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二、湟水流域东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三、黄河流域区的传统民居
        四、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第二节 合院式土木平房——庄窠
        一、庄窠释义
        二、庄窠的建造流程
        三、庄窠的内外布局
        四、土木平屋
        五、影响庄窠的因素
    第三节 土木二层平顶楼房——篱笆楼
        一、篱笆楼的建筑特点与营造技艺
        二、篱笆楼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柴达木地区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的传统民居
        一、蒙古包
        二、帐篷
        三、庄窠
        四、影响柴达木盆地传统民居的因素
    第二节 海南台地区的传统民居
        一、帐篷
        二、蒙古包
        三、庄窠
    第三节 环青海湖及海北祁连山地区的传统民居
        一、环青海湖地区的传统民居
        二、海北祁连山区的传统民居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青南高原的传统民居
    第一节 青南高原的帐房民居
        一、帐篷
        二、蒙古包
    第二节 青南高原的碉房民居
        一、碉房与碉楼名实辨析
        二、碉房的选址及分布
        三、碉房的外部特征与内部构造
        四、影响碉房的因素
        五、土屋民居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与区划
    第一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
        一、甘青传统民居类型划分的讨论
        二、甘青传统民居的综合分类
    第二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一、传统民居区划的基本原则
        二、传统民居的区划指标
        三、甘青传统民居地理区划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一、播种育苗
        二、定植
        三、田间管理
        四、病虫害防治
        五、采收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一、选种育种
        二、播种育苗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病虫害防治
        六、采收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一、生态适应性
        二、生理适应性
    第二节 救荒因素
        一、南方地区
        二、北方地区
    第三节 移民因素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第五节 经济因素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二、同食相忌
        三、具体应用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一、南瓜精神
        二、南瓜民俗
        三、南瓜观赏文化
        四、南瓜名称文化
        五、南瓜饮食文化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西棍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依据
        (一)棍在武术器械中处于“百兵之祖”与“百兵之母”的地位
        (二)丰富而宝贵的棍术遗产
        (三)西棍具有鲜明的特色
        (四)西棍传承的可能断代和研究匮乏的危局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一)冷兵器时代棍术的技术体系模式
        (二)后冷兵器时代兵操体育化的体棍技术体系模式
        (三)现代体育时代的棍术技术体系模式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论
        (一)研究思路
        (二)方法论
    五.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六.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重点、难点
        (三)创新点
    七.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西棍
        (二)棍术
        (三)棍法
        (四)棍势
        (五)棍路
        (六)技术体系
    八. 理论假设
第一章 西棍的历史风貌
    第一节 棍术的发展历程
        一.远古时代的棍术
        二.冷兵器时代的棍术
        三.近代时期的棍术
        四.现代武术时期的棍术
        小结
    第二节 棍术的主要流派
        一.少林棍
        二.南棍
        三.西棍
        四.其他棍术
        小结与不足
    第三节 西棍的演进
        一.西棍的历史渊源
        二.西棍名称的鹊起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棍的棍术体系
    第一节 大杆子系列
        一.六合杆子概述
        二.六合杆子(六合枪)的技术内容
        小结
    第二节 长棍系列
        一.琵琶棍
        二.太极棍
        三.母子棍
        四.壳子棍
        五.天齐棍
        六.天启棍
        七.疯魔棍
        八.何家棍
        九.其他棍术
        小结
    第三节 条子系列
        一.琵琶条子
        二.八谱条子
        三.水仙条子
        四.三枪梨花条子
        五.迎风条子
        六.十步条子
        七.凉州条子
        八.火火条子
        小结
    第四节 鞭杆系列
        一.“五阴”,“七手”,“十三法”,“缠海十八下”
        二.八门鞭杆
        三.秦杨鞭
        四.定唐鞭
        五.太师单鞭
        六.太祖鞭
        小结
    第五节 大小链枷系列
        一. 大链枷
        二. 小连枷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棍的技术特色
    第一节 西棍的技术体系模式
        一.棍法
        二.棍势
        三.棍排
        四.棍路
        五.棍理
        小结
    第二节 西棍的格斗特色——排子
        一.排子概说
        二.西棍的排子
        小结
    第三节 西棍的劲力特点
        一.注重向下发力
        二.着力瞬间的主动制动
        三.强调劲力的转换
        小结
    第四节 西棍的技法特征与风格
        一.融棍枪为一体
        二.粗犷与精巧共存
        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棍的地域文化色彩
    第一节 西棍的军旅武艺禀性
        一.战争的熏染
        二.西棍的军旅器械武艺禀性
        小结
    第二节 西棍的地域文化色彩
        一.长安文化的一体多元格局
        二.陇右文化的多元一体色调
        三.穆斯林文化的宗教信仰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棍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当代西棍的衰落与萧瑟
        一.陕西省传统棍术的发展现状
        二.甘肃省传统棍术的发展现状
        三.青海省传统棍术的发展现状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传统棍术的发展现状
        小结
    第二节 当代西棍技术的失真与失传
        一.格斗技术的逐渐阙如
        二.基本功的忽视
        三.套路化和套路的花式化发展
        小结
    第三节 当代西棍科研的落后
        一.科研成果的匮乏
        二.科研程度的肤浅
        小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棍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西棍体育化的发展
        一.西棍体育化的必然之路
        二.西棍竞技格斗化的构想
        小结
    第二节 西棍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一.建立西棍的一体化发展观与机构
        二.规范西棍的技术和理论
        三.建立西棍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小结
    第三节 西棍的普及与传播
        一.研发西棍新的技术内容和竞赛形式
        二.西棍的社会化普及
        三.西棍的国内外推广与传播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不足与展望
    结论
    建议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附件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附件(七)
    附件(八)
    附件(九)
    附件(十)

(10)麦积山石窟第127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相关问题说明
第一章 北魏晚期以来秦州境内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北魏时期秦州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秦州行政建置的变化
        二、北魏政权对秦州地区的统治
        三、西魏政权对秦州地区的统治
    第二节 北魏晚期以来佛教在秦州的传播与发展
        一、北魏晚期至西魏初期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二、北魏晚期至西魏初期的秦州佛教
        三、秦州周边地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章 麦积山127窟的开凿与营建
    第一节 窟龛位置及其与毗邻窟龛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关于窟龛工程量等问题的探讨
    第三节 127窟蕴含的功德主信息
    第四节 127窟开凿年代与功德主推定
        一、关于麦积山127窟开凿年代
        二、关于127功德主身份推定
第三章 127窟的形制、造像与壁画
    第一节 窟龛形制的探讨与分析
        一、127、133、135窟形制的探讨与分析
        二、帷帐的历史及其在佛教图像中的运用
        三、127窟仿帷帐式窟型的样式来源
    第二节 造像题材的探讨与分析
        一、127窟造像题材与内容
        二、关于127窟三佛造像身份的讨论
    第三节 壁画内容的探讨与分析
        一、127窟壁画内容简介
        (一)、涅盘变
        (二)、维摩诘变
        (三)、西方净土变
        (四)、七佛与地狱变
        (五)、萨埵那太子本生
        (六)、睒子本生
        (七)、帝后升天图
        二、相关壁画内容讨论与分析
        (一)、127窟壁画所体现的佛教思想综述
        (二)、正壁涅盘图像分析与研究
        (三)、左壁维摩诘图像分析与研究
        (四)、右壁西方净土图像分析与研究
        (五)、前壁上方七佛图像分析与研究
        (六)、前壁下方地狱图像分析与研究
        (七)、顶部萨埵那太子本生图像分析与研究
        (八)、顶部前披睒子本生图像分析与研究
        (九)、顶部正中帝后升天图分析与研究
第四章 127窟图像内涵及教化功能
    第一节 127图像蕴含和宣扬的佛教思想
        一、127窟正壁造像和壁画的图像学含义
        二、127窟左壁造像和壁画的图像学含义
        三、127窟右壁造像和壁画的图像学含义
        四、127前壁及顶部壁画的图像学含义
    第二节 127图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绚丽、精美的壁画丰富了中国北朝绘画艺术
        二、壁画内容蕴含着中国传统孝道和忠君思想
        三、《维摩诘变》展现了南北朝士族文人的精神生活
        四、《地狱变》是当时儒、释报应观念融合的例证
    第三节 关于麦积山127窟性质的思考
第五章 127窟图像来源及与陇右石窟寺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麦积山127窟图像来源
        一、长安和洛阳造像艺术的影响
        (一)、两地之间窟龛、造像的比较分析
        (二)、两地之间佛教造像装饰的比较分析
        (三)、两地之间造像题材和相关佛教思想的比较
        二、南朝造像艺术的影响
        (一)、127窟造像与南朝造像艺术的比较分析
        (二)、127窟壁画与南朝绘画艺术的比较分析
        三、青州及太原一带造像艺术的影响
        (一)、与青州地区造像艺术的比较分析
        (二)、与太原地区造像艺术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与陇右地区佛教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与炳灵寺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
        二、与凉州、敦煌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
        三、与陇东地区石窟寺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127窟壁画的艺术成就及其地位
    第一节 127窟壁画体现出的中国北朝绘画艺术成就
    第二节 127窟壁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一、是外来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典范之一
        二、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变和本生故事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充分体现出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理论和思想
第七章 余论
    第一节 关于127窟的宋代造像
    第二节 对127窟内发现的法生造像碑及影塑造像的看法
        一、北魏法生造像碑
        二、北魏影塑供养人头像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附图

四、甘谷八大工程撑起农业一片天(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水市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管理优化路径研究[D]. 安成.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3]西秦腔,正在凋零的昨日之花[D]. 李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二十世纪30-40年代甘宁青兵差问题研究[D]. 丁睿. 宁夏大学, 2018(01)
  • [5]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 黄渊基.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6]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7]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高小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西棍之研究[D]. 刘鹏. 上海体育学院, 2014(05)
  • [10]麦积山石窟第127窟研究[D]. 孙晓峰. 兰州大学, 2014(05)

标签:;  ;  ;  

甘谷八项重大工程支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